7月25日,記者獲悉,國務院國資委正在部署推進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聚焦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15個重點產業領域方向,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布局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資委啟動新的專項行動
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是為推動央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國資委部署推進的新的專項行動。專項行動聚焦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等15個重點產業領域方向。
據悉,為消除中央企業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后顧之憂,國資委對考核、薪酬、主責主業、投融資、選用人、模式創新、資本金支持等國資監管政策,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適用性改造”。將專項行動執行情況與企業主要負責同志的選任、考核掛鉤,做實“一把手工程”。
“十四五”時期,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步入關鍵階段。今年以來,國資委密集出手推動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7月13日至14日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上,國資委表示,將努力提升產業維度監管能力,研究形成資源整合、主業培育、科技創新、資金支持、人才支撐、考核評價、責任豁免等一攬子支持政策,籌劃設立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拿出實干有效的“國資央企解決方案”。
更早之前,7月5日召開的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圓桌會議第一次會議上,國資委也強調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5月31日,國資委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舉行工作會商。5月24日,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部署會上,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首次以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身份亮相。4月25日,由國務院國資委與中國工程院共建的中國產業基礎能力發展戰略研究院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多部委部署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重點
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一哄而上。近期,多部門公開表態透露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重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近日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中提出,“加快推進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深入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近日表示,要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培育經濟新引擎。
數據顯示,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比已超過13%。
央企持續加力培育關鍵技術
中央企業持續加速這一領域布局落子。7月21日,國調二期協同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召開。國調基金二期的第二只平行基金——國調二期協同發展基金,注冊資本315億元,將重點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關鍵領域和重大專項任務,特別是綠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現代服務、生物產業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是經國務院批準、受國資委委托,由中國誠通牽頭發起設立,總規模3500億元,分三期募集。
中國國新同樣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截至今年4月底,“國新系”基金累計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近220個、投資額超985億元。
記者從7月21日國投集團召開2023年上半年戰略執行及經營分析會上獲悉,上半年集團錨定國資委責任狀目標,牽頭做好生物制造、生物育種領域相關工作;充分發揮基金觸角和探頭作用,進一步落實好“雙輪協同驅動”,助力新興產業投資布局。下半年還將務實高效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國建材也表示,下半年將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功能,圍繞資本布局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進退整合”,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新材料產業布局。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