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61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鼎鎂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鼎鎂科技)主板首發事項未獲通過。鼎鎂科技成為全面注冊制實施以來首家被否的擬在主板上市的公司。
審核通過率84%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今年以來有11家企業IPO未通過。
圖片來源:Wind
截至7月7日,今年以來IPO審核通過率為84%,略低于去年同期88%的通過率。
圖片來源:Wind
今年以來, 還有107家公司主動撤回IPO申請。
從行業分布看,終止上市申請的企業中,來自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居多。
專家分析稱,從行業角度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涉及技術創新領域,市場競爭激烈,對于公司的財務狀況、技術實力、市場前景等要求較高,盈利波動較大。由于潛在的競爭壓力,一些公司可能選擇暫時終止上市計劃,進一步完善業務模式和策略,以便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變化。
“此前申報IPO家數較多,年報、半年報發布后,一些業績表現不樂觀的企業主動撤材料。”有投行人士表示。
對于“帶病闖關”者,并不能任由其一撤了之,監管部門也在持續加大對于相關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來,滬深交易所對多起IPO項目中的違規行為采取監管措施,劍指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
嚴格把好市場入口關
專家認為,注冊制絕不意味著放松“入口關”把關要求。在監管層嚴把“入口關”背景下,IPO保持了常態化發行,IPO企業呈現“量多質優”。同時,全面注冊制下更加市場化的發行、定價和退出機制,也將促進A股市場優勝劣汰,進一步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近期表示,要推動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嚴格把好市場入口關。
有關部門也持續壓實中介機構責任。
上交所內部下發最新一期《上交所發行上市審核動態》顯示,關于首發企業在報告期內出現營業收入、凈利潤等經營業績指標下滑的情況,上交所向中介機構詳細提醒,應重點關注下滑的程度、下滑的性質及未來的持續性,審慎發表明確核查意見,并督促發行人充分披露可能存在的風險。
深交所今年將對券商不同程度的執業情況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比如保薦機構保代人均保薦項目數排前二十且項目撤否率超過60%,深交所將對其保薦的IPO項目按50%以上的比例抽取實施現場督導。
華泰證券表示,注冊制下,必然要求投行更深刻地理解發行人的業務和所處行業,準確甄別并盡早發現好的資產、挖掘出其價值。注冊制下法治供給日漸完善,壓嚴壓實中介機構責任不斷強化,對投行的業務穩健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是新證券法下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制度,還是保薦機構歸位盡責的監管要求,都對投行的業務體系、風控體系乃至公司文化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