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這么多朋友來到珠海橫琴參加我的年終秀。在中國歷史上,橫琴是一個重要的地方,1278年,這里爆發過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海戰。當時宋朝的皇帝帶著40萬軍民,和元朝的官兵,在十字門海域進行決戰,宋軍傷亡慘重,后來陸秀夫背著小皇帝在崖山跳海自殺,大宋帝國滅亡。
今天在這里,硝煙已經散去,但歷史依然在,明顯感覺到歷史的大風從頭頂上吹過。
這樣一個有歷史感的地方,如今已經成為國家級新區,橫琴注冊了6萬多家企業,十年前一家都沒有,跟我們的家鄉一樣,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我們這一代是否比下一代更值得信任?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馬上要進入的2019年,是建國70周年。(巴九靈注:吳老師演講于2018年12月30日,本文中時間節點不再刻意修改)
今天在座所有人都處在一個國家不斷變化的過程中,2018年的經濟不好,有一個比較大的危機。2019年、2020年、2021年怎么樣?我們會伴隨著國家一年一年度過。
在這個過程中,從50后到00后的同學們都會問:“我這一代人跟上一代相比,是更幸運還是更不幸呢?”“我跟下一代相比,是比他們更優秀,還是他們比我更優秀?”
于是我們就有了一個問題:“我們這一代人是不是比上一代更值得信任?”人與人、人與國家、人與時代之間的最后一個關系,大概就是信任的關系。
百年中國青年
明年是建國70周年,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五四運動100周年。
如果你是一個生活在1910年代的中國青年,你跟這個國家的關系是什么呢?你會跟照片上的這些青年一樣,舉著旗幟走到馬路上,要求國家有更多的民主、自由、科學、理性。
1919年,我們的辮子剪掉的第9年,有人想復辟當皇帝又被人民推翻,但我們仍然是一個很落后的國家,當時所有的年輕人都非常焦慮。
照片上面有一個特別矮的小個子舉著一面大旗幟,他叫傅斯年,當時北京大學的學生、五四運動的游行總指揮,后來當過北京大學的代理校長、臺灣大學校長。
他曾經講過一句話:“凡事先騎上虎背。我一讀書人,既不能上陣,則讀圣賢書所學何事哉?”也就是說,這個時代已經等不及了,老虎來了,第一件事是不假思索先騎上虎背,先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以,如果你是生活在1919年的青年,你跟這個國家的關系,是必須要去喚醒它,要讓這個國家具有現代性。
到了1939年,如果你是一個生活在1939年的中國青年,你可能會收到爸爸的一面旗幟,上面有一個“死”字。因為那時國家受到外來敵人的侵略,整個國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你怎么辦?只有一件事——為國家去死。
大家看到邊上有一張照片,在淞滬戰場上,一個不到20歲的士兵,身上綁著手榴彈,旁邊是他的教官。他要去炸日本的一輛坦克,這可能就是1939年的青年需要干的事情。
曾經有一個美國記者問當時的中國士兵:“這場戰爭你們能贏嗎?”士兵說:“我們能贏的,一定能贏的。”記者又問:“戰爭勝利之后你會干什么呢?”士兵說:“那個時候我應該已經死了。”
所以,1939年的青年,跟今天的我們比,是幸運還是不幸?是更勇敢還是更不勇敢?
1949年,又到了另一個時間點,一個新的國家即將誕生。
我特意找出了這些照片,大家認得他們嗎?我發現,哇,他們當年長得很好看,跟我們今天的小鮮肉一樣。當年他們只有19歲,有的讀高三,有的讀大一,但當時的國家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下面這個小男生當年在南京讀高中,他跟我說,他當時每天躲在被窩里抄延安來的電報,然后把電報翻譯成英文,給他表哥,讓他表哥發給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
他說,這件事如果被發現是要殺頭的,但必須要干,因為那時的政權實在是太腐朽了,我們必須要改變它。
當年他們都只有19歲,跟他們同齡的一個美國人叫巴菲特,也是1930年出生的。我看《巴菲特傳》時發現,當他們躲在被窩抄電報時,巴菲特在學習炒股。巴菲特19歲時已經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5萬美元。
我們來看看當年19歲的這些人是誰,是今天的資中筠老師、袁隆平老師、屠呦呦老師、厲以寧老師、吳敬璉老師等等。明年他們89歲,中國很多地方過9不過10,在這里祝先生們生日快樂。
這就是那一代人跟這個國家的關系,又過了十年,國家進入到發展的階段。1959年前后,中國建了很多工程。
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都是那時候建的。我們還建了156個重大工程,是蘇聯援建中國的大型項目。我們在南京開修長江大橋,誕生了新中國第一輛轎車——紅旗轎車。
同時很重要的是,我們在東北意外地發現了油田,舉國狂喜,這個地方取名大慶,建國十年大慶。
但我們沒有油田開發的經驗,于是幾十萬血肉之軀趕到大慶,要把油田開發出來。
然后就有了很多到今天還讓我們很懷念的工人,有個叫王進喜的工人講過一句話:“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我記得有一張照片,油井噴出來了,需要用水泥把它填上,但是水泥倒下去以后沒辦法攪動,沒有攪拌機,需要工人跳進去,用身體把水泥攪動起來,讓它慢慢凝固。
在1959年,如果你是一個中國青年,需要跳到一個油井中,到非常陌生寒冷的地方去建設國家的一磚一瓦。
如果你是1978年的中國青年,有可能需要按下一個血手印。因為這個國家已經有20年的時間處在階級斗爭的狀態,國民經濟到了極端貧窮的狀況。
今年經濟形勢很差,有人說2018年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最危險的時候。我不太同意,因為40年來,至少有4-5個年份的經濟危機比今年要嚴重。
起碼1978年比今年要嚴重,1978年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句話:“整個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今天我們4000多人來到這里,還是看到橫琴的發展,國家并沒有瀕臨崩潰的邊緣。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1978年的青年,你需要進行體制突破和改變自己過去的勇氣,我認為一點不比今天少。
這里我們看到的血手印,是1978年的冬天18個安徽小崗村農民按下的血手印,他們說,明天要把村里的田分掉,分田這件事是要坐牢殺頭的,如果我們中的哪個人出了事,其余人要把他的孩子養到18歲。
前兩天我去安徽,碰到小崗村的農民,我問:當年18個按血手印的人現在還有幾個活著?還有10個,8個已經去世了。40年前,他們也就20多歲、30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