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今天的中國制造業依然面臨如何實現從全球價值創造鏈的中低端走向中高端的現實挑戰,但是,我們千萬不能急于求成,否則欲速則不達,只要認準方向,明白問題的本質,持續努力就能取得成功,這是考驗中國制造業的關鍵時刻。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如何實現合規發展,如何實現全球價值鏈利用與合作共贏,如何實現穩健地轉型升級,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我從牽牛的實踐中悟出一些道理,與牛溝通交流,雖然用彈琴的方式很難奏效,但只要方法得當,態度真誠,就會實現有效溝通。比如白天把牛喂好,晚上還要為牛驅趕蚊子,這都需要有合適的方法才能讓牛滿意。
小時候的我就是騎在牛背上,一邊請牛吃草,一邊看書學習,完全可以實現合作多贏。晚上還要在牛棚周邊點燃牛煙,把蚊子趕走,讓牛好好休息,這樣牛也高興,我也快樂。
我是如何登上牛背的呢?我才八九歲,而且由于營養不良,我個子長得很矮,為了登上牛背,我是想了好久才找到技巧的。先把牛牽到草長勢較好的地方,請牛低頭進食,然后利用牛的左大腿,在牛行走彎曲時,我一邊用手抓住牛的脖子,一邊用腳飛快地踩上牛的大腿關節,這樣就能很輕松地登上牛背,實現雙贏。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跨文化融合,跨區域合作,跨業態協同,都是企業界必須面對的現實,只要有利于用戶體驗,只要能夠實現合作共贏,什么模式都可以討論。
人與牛之間都可以合作得很好,人與人之間為什么不能坦誠相處呢?我很愿意做牛,因為只要有草吃,我就會很幸福;我很愿意做牛,因為牛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很有價值貢獻感;我很愿意做牛,因為牛可以為農民耕地,給農民帶來快樂,很有成就感;我很愿意做牛,因為牛很誠實,不忽悠,很受人尊重;我很愿意做牛,因為??偸怯腥藥椭鸂恐亲?,不會走錯方向。
“我很愿意做?!?/span>
牽牛的我能有今天的日子,我已經感激不盡。我們一定要在創新研發、人才培養方面繼續加大投入;一定要在精準扶貧、能源可再生利用、汽車電動化技術、線上數字科技及車載芯片研發等方面有所作為;一定要為生態文明建設、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積極貢獻力量;一定要在上下游產業鏈的合規制度建設、員工合法權益保護、增加更多就業崗位等方面有所作為。
我們必須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必須知恩圖報,致富思源,必須團結帶領全體員工干部、工程技術人員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實現更可持續發展,必須積極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心全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