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和今年3月美聯儲加息后,央行上調了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在內的貨幣市場利率。此次,央行雖然于6月15日開展了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期、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與上次持平。
“這更多的是央行考慮到半年末時點的特殊因素,不希望資金面過于緊繃,以免引發流動性風險,權衡利弊后做出的短期決策。”招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李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同時,近期監管力度有所緩和,多個監管部門開始注重協同,避免壓力過于集中。當然,近期外匯占款、外匯儲備數據明顯改善,表明資本外流壓力在減輕,可能也是央行決定不跟隨上調利率的原因之一。
6月15日亞洲時段,外匯市場交投清淡,美元指數窄幅震蕩,午后開始向上反彈,并刷新本周高點至97.3412。多數非美貨幣逐漸回落,國際金價刷新兩周新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美聯儲的利率決議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也相對溫和。Wind終端數據顯示,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高開低走,截至16時30分,收盤價報6.7975,較上一交易日跌5個基點;夜盤繼續回調,一度跌破6.8關口。
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同樣高開低走,逐步反彈,截至晚間19時00分暫報6.8050,下跌0.29%。
民生證券宏觀固收團隊分析認為,隨著特朗普在兩黨的威望由于“彈劾門”進一步降低,作為其政策框架核心的減稅改革的后續推進將會面臨更大阻力,特朗普效應從正向定價正在逐步轉向負相定價,因此特朗普政策年內難支撐美元。在美國加息常態化,縮表尚未實質性到來的情況下,下半年處于美國貨幣政策的情緒真空期,貨幣政策緊縮難支撐美元。
而聯訊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表示,從中美經濟相對表現、美元指數和資本流動等角度看,中國已不懼美聯儲加息和縮表,人民幣匯率有維持穩定的基礎。
中信固收團隊在分析中稱,年初以來,人民幣就出現企穩之勢,5月外匯儲備增幅超預期,外匯占款降幅連續第5個月收窄,以及人民幣中間價定價公式中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減輕了資本外流壓力,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小,貨幣政策約束已經得到緩解。
民生證券宏觀固收團隊還認為,在美元不會持續走強的情況下,中間價“逆周期因子”的公布,已經明確表達了對于外匯即期交易市場貶值交易慣性的逆向調節傾向,即期市場的貶值交易慣性方面的壓力下滑;再次,通過逆周期因子,央行增加了對于匯率機制的把控力;最后,2014年6月以來跟隨美元被動升值而積攢的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基本已經釋放完畢。所以,人民幣匯率年內大概率不會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