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收盤,國際實業、岳陽興長漲停,中海油服、石化機械、泰山石油、廣聚能源、石油濟柴等概念股漲幅均超過5%,表現十分強勢。
資金流向上,中海油服(12983.24萬元)、國際實業(11000.49萬元)、岳陽興長(7134.01萬元)、泰山石油(5166.41萬元)、石化機械(3320.38萬元)、四川美豐(2164.80萬元)、石油濟柴(1599.85萬元)、茂化實華(1096.92萬元)等8只概念股昨日受到市場主力資金青睞,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超1000萬元。
對于昨日油改概念股的強勢表現,分析人士表示,在這輪以“國企改革”為核心的行情中,油改概念股從未缺席,且作為重要熱點之一在二級市場上反復活躍。油改無疑將對油氣產業鏈產生實質性利好,在相對壟斷的油氣領域中引入較強的競爭機制,這種市場化改革將為行業健康發展增添動力。
而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業政策以及業內龍頭利好頻出,成為板塊不斷走出波段行情的主要原因。近日,中海油集團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總公司煉化產業優化整合方案》,成為近期油改概念股走出強勢表現的重要催化劑。分析人士表示,該《方案》意味著中海油有望成為“三桶油”中率先啟動煉化產業優化整合的公司,這是油改深入到核心領域的重要標志,也為油改概念股擴大市值提供極大地想象空間。
投資策略上,分析人士表示,雖然油價低位運行對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產生一定影響,但油價弱勢的負面預期已基本在相關公司股票價格上得到體現,且隨著國企改革深入,釋放的強勢預期不可估量,因此油改概念股仍值得密切關注。投資標的上,建議關注各細分領域龍頭以及市場中活躍的投資標的,具體來看,中海油服(率先推出煉化整合方案)、石油濟柴(中石油裝備制造板塊惟一上市公司)、石化機械(收購中石化機械的鉆頭龍頭)、泰山石油(中石化混改受益標的)、上海石化(受益煉油毛利上升,中期有望大幅增長)等5只個股后市值得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