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下游企業剛需補貨,集中簽單較多,庫存處于低位水平。目前開工率已經達到91%,無新增產能。隨著G20會議的鄰近,部分廠家將停產搬遷,產能將進一步壓縮,供給緊張局面將加劇。此外,粘膠出口數據向好,前5月出口同比增長44.7%。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有望進一步利好粘膠短纖的出口,機構預測全年出口有望超過30萬噸。多重利好因素疊加,粘膠短纖價格或將有較大上升空間。
相關概念股:
三友化工公司為A股上市公司中,最大粘膠短纖生產企業。目前,擁有粘膠短纖產能50萬噸。從生產工藝、規模層面看,公司競爭優勢明顯。三友化工擁有國內 規模最大的單線生產能力,現有兩條8萬噸的生產線,規模成本優勢明顯。同時,公司擁有自主開發粘膠短纖生產線設備能力。據相關人士透露,三友化工每噸粘膠 短纖完全生產成本比競爭對手低1000-1500元每噸。
澳洋科技公司擁有粘膠短纖產能30萬噸,作為行業龍頭,粘膠短纖價格上升,對公司業績影響彈性較大。三季度粘膠短纖價格上升將可能使公司粘膠短纖業務扭 虧時間提前,早前,市場預計公司粘膠短纖業務可能在2016年實現扭虧。不過,由于公司在新疆擁有一定規模粘膠短纖產能,公司受相關方面政策變動影響相對 較大。
南京化纖公司擁有兩條粘膠纖生產線8萬噸產能,參股蘭精南京產能16萬噸(占股30%),公司權益產能12.8萬噸。早前,公司 粘膠短纖業務處于微虧狀態,3季度來價格上漲態勢,將有望使公司粘膠短纖業務扭虧。根據相關測算,粘膠短纖價格每噸上漲1000元,能增厚公司 EPS0.3元。2015年上半年,公司每股收益0.004元。
新鄉化纖公司擁有粘膠短纖產能10萬噸。粘膠短纖價格三季度來的強勢行情,將有望使公司擺脫長期來的“業務短板” ,扭虧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