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報價6.7934,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個基點。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后,歷經短暫波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并重回“6.7”時代,打破了“下調評級可能導致貨幣貶值”的“套路”。
“毫無疑問,它(降級)并不意味著短期內會發生什么危險。”在5日晚一場橫跨12個時區的中美跨洋視頻對話會中,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里·麥克法夸爾就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發表看法。
麥克法夸爾曾擔任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國際經濟事務特別助理,在他看來,盡管穆迪5月24日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3下調為A1,中國仍領銜新興經濟體的主權信用評級,依然是適合投資之地。
“穆迪降級不會對中國產生巨大影響。”同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的杰若明·策特爾邁爾表示,中國沒必要對穆迪下調評級反應過度。“降級只是對風險的預測,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長的趨勢和動力,我認為出現危機的概率非常低,不能說完全沒有,但確實極其的低。”
屏幕這頭,坐著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主任周學東、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主任王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張承惠、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以及大公國際評級集團董事長關建中等中方業內人士。
這場由中國財富傳媒集團中國財富研究院主辦的跨洋會議,核心議題是圍繞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進行深度探討并研究應對舉措。
在多位與會中方專家看來,由于種種原因,多年來以穆迪為主的幾家國際評級機構對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實際上一直偏低。
“穆迪下調中國評級存在誤判。”張承惠說,從穆迪給中國降級的依據看,穆迪高估了中國政府對刺激政策的依賴程度,低估了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同時對中國政府債務穩定性的判斷還存在偏差。
張承惠認為,穆迪把地方融資平臺、國有企業等渠道的未償債務都計入中國政府的或有債務,這種計算方法不科學。“據我們調研,很多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越來越傾向于市場化運作,因此這些融資平臺和國企債務不能簡單都歸結為政府債務,政府對它所承擔的義務只是以出資額為限。”
姚余棟說,穆迪沒有考慮到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創新意義和實質效果,在時機尚未成熟之時犯了“職業錯誤”,這將在未來影響穆迪本身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