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期迎來久違的藍籌與成長股齊飛的普漲格局,市場人氣明顯提振,持續已久的縮量“陰霾”一掃而空。資金面、減持新規等因素都在助推資金的情緒修復,有券商認為短期市場已經迎來“矯正期”,短期行情有望繼續回暖。
放量連陽否極泰來
近期的A股市場可以用“否極泰來”形容,從4月7日觸及3295.19點后股指開始連續殺跌,至5月11日一度觸及3016.53點的階段低點,區間跌幅達到6.69%,而在5月24日二次觸底之后股指開始轉為回升過程,本周更是出現了放量的三連陽走勢。周三當日滬深兩市成交刷新了5月17日以來的單日新高,一舉扭轉了持續一段時間的縮量“陰霾”。
華鑫證券分析師嚴凱文指出,通常來說一輪中期級別的調整行情,單滬市核心地量水平應該低于1300億元之下。通過對2016年1月以來幾輪行情進行統計,過去三輪行情當單滬市量能首度低于1300億元,其后5個交易日上漲概率為100%,平均漲幅1.18%,其后30個交易日上漲概率75%,平均漲幅為2.13%。而本輪行情自3295點調整以來,6月6日首度出現低于1300億元的量能,為1278億元,再加之目前偏暖的市場情緒面,短期行情有望繼續回暖。不過依舊需要注意量能的配合情況,向上3150點區域,是前期核心成交區域,單滬市均量在2100億元水平,所以要繼續向上突破,依舊需要量能的連續放大。
而華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表示,本周三市場的大漲釋放出三個信號:一是大盤有效站穩年線,二是壓制創業板超過2個月的均線系統被成功突破,三是前期持續低迷的次新股和雄安板塊等老熱點重新煥發活力。這表明共振反彈后A股底部更加堅實,在政策再平衡以及流動性悲觀預期邊際改善的累積效應下,市場情緒和熱點強度在后市有望繼續催化。
情緒拐點利好增多
在“否極泰來”的表象之下,是市場預期以及風險偏好修復下,資金情緒迎來拐點的結果,尤其是近期包括資金面、減持新規等因素更是行情回暖的“幕后推手”。
此前資金面緊張預期是市場走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信用債利率不斷創新高刺激投資者的擔憂情緒,美聯儲加息后央行的應對措施也是投資者擔憂的重要因素,而央行的超預期續作MLF顯然緩解了這一預期。
“短期市場有望步入沖擊后的矯正期。”國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少君表示,央行超量續作,一方面可被視作對于“溫和”去化的確認,將有助于市場悲觀情緒的進一步修復。另一方面,本次凈投放后,存量的中期借貸便利加權平均利率較月初上升3.6bp。這也意味著,在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央行此前“管價放量”的操作思路不變。整體而言,金融去杠桿正在步入“平衡”的新階段。市場在經歷“緊貨幣、嚴監管”的預期后,首要確認的應當先是“溫和”這一需求。當較低層級的需求得以實現之前,對于其他層級需求的感知將出現鈍化。從目前來看,這一過程仍將得以延續。
“由資金面緊張導致的投資者風險厭惡情緒有望出現拐點?!比f聯證券分析師胡紅偉指出,隨著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和國內經濟拐點的確立,資金面拐點在6月下旬出現的概率較高。從市場自身力量看,產業資本增持力度不減,減持新規則對短期供給限制作用明顯,股票市場短期將從此前的“失血”狀態轉化為“補血”狀態。上市公司業績下滑預期由于短期無法實證,心理沖擊也在過去幾周明顯消化,短期利空彈性下降。綜合考慮市場因素,盡管6月還會有反復,但從6月中旬開始到8月中旬,市場處于年內較好的反彈時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