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起要投資外圍市場,股民戴五(化名)心有余悸,他曾在2015年上半年A股滬指攀升至4000點上方時,把很大一部分資金投向了港股基金。他當時的看法是“隔了一條深圳河,對岸的東西賣得比這邊便宜多了,以前是沒有渠道,現在滬港通都開通了,當然要去對面買”。一沖動,他后悔不已。買入后,A股距牛市頂峰仍有1000多點漲幅,而港股市場已提前調整。戴五隨即被套住,并經歷了大半年幾乎每天都在跌的厄運。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情況也會有所不同。如今的港股市場早已走強,恒生指數半年來漲了三成,強勢個股屢見不鮮。相反,A股市場還在調整,盡管上證綜指在消費、金融股逆勢上漲的帶動下堅守3000點,但創業板、中小板指數早已破位,多數個股慘跌。
買港股,目前官方途徑是走港股通通道,不過設有50萬的資金門檻。對于散戶而言,公募基金應該是最合適的產品,它主流且公開透明,截至目前可供散戶挑選的產品達數百只,投資起點一般不超過1000元。股民可打開證券交易軟件從100股起直接買入上市交易的港股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及上市型開放式基金(LOF)。
適合股民的港股基金
戴五一年來在弱勢A股中猶如困獸般每天盯著股票賬戶,就是未有多少盈利,如今的心情很是復雜,看著市面上種類繁多的港股基金,疑惑到底哪款適合他。
如果按照上市與否區分,港股基金可簡單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上市交易的港股基金,包括港股ETF、港股LOF和兩只港股分級基金;另一類是不可上市交易的基金,主要為QDII和滬港深基金,戴五要想做基民,只能老老實實進行申購。
港股ETF也是ETF,它支持申購和贖回的同時,也可以像股票一樣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申購是通過一攬子股票換購ETF份額,贖回是將份額換回股票,申贖交易適合專業投資者,并且沒有開通港股賬戶者無法進行申贖交易。對于普通散戶,可打開證券交易軟件輸入基金代碼,像買賣股票一樣自由買賣ETF。
截至目前,滬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港股ETF共4只,分別為華夏基金旗下的恒生ETF(159920)及滬港通恒生ETF(513660)、易方達基金旗下的H股ETF(510990)、南方基金旗下的恒指ETF(513600)。今年以來,4只基金分別上漲15.87%、15.55%、8.55%、15.59%,大幅跑贏A股各類指數。
作為跨境品種,港股ETF支持T+0交易,意思是在交易時段買入后立即可掛單賣出。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董事總經理張弘弢表示,實行跨境交易基金T+0交易制度對基金行業是利好。對跨境產品來說,首先基金流動性會提高,其次是基金日內凈值的波動可能會加大。
港股LOF的申購和贖回跟普通開放式基金基本相同,二級市場交易則跟港股ETF一樣可以自由買賣。其中的一些代表如國投瑞銀中國價值發現、嘉實恒生H股、鵬華港股通銀行,今年以來漲幅分別為16.39%、8.52%、9.92%。在這些港股LOF基金中,掛鉤香港市場股票指數的被動型產品實現了T+0的日內回轉交易的功能,而一些由基金經理主動管理型的產品則類似股票T+1日才能賣出。
另一類上市交易的相對小眾的港股基金為分級基金。目前市場上僅有兩只港股分級基金,分別為匯添富恒生指數分級和銀華H股,今年以來兩只分級基金的凈值分別增長13.76%、9.3%,而兩只分級基金的杠桿部分是上市交易的,其中匯添富恒生B今年以來價格上漲23%,銀華H股B漲幅18.8%。上述分級基金還有一類穩健份額恒生A和H股A也是上市交易的,這類份額類似債券,波動幅度較小。A、B份額均可通過股票賬戶買賣,交易效率為T+1,而分級基金的母基金只能申購和贖回。
以上三類上市交易的基金,都可以打開證券交易軟件進行買賣,就如同股票般輸入代碼及100股的整數倍數即可。
不同的打開方式
相比上市交易港股基金,其他港股基金只支持申購和贖回,由于是跨市場和規則不同的緣故,內地投資者贖回資金到賬的效率正常比普通的內地產品晚1天以上。
主流的開放式港股基金,主要有兩類,一類是QDII,另一類是滬港深基金。
先來說下QDII,截至目前境內共有197只QDII(子份額分別統計),今年以來平均凈值漲幅為6.6%,遠超A股市場各類股指表現。197只基金中,包含了上述提到的可上市交易的港股基金。
197只基金中有的名字中包含了“香港”字眼,比如工銀瑞信香港中小盤、華安香港精選等,其他一些與港股題材有關的基金名稱中帶有著亞洲、新興市場、大中華以及全球等字眼,在這些主題基金中香港市場一般占比較高。而另一些基金則與港股市場八竿子打不著,比如專注投資歐洲、美股以及海外周期股的基金。這一情況與香港互認基金的情況類似,互認基金提供給內地投資者布局香港和海外的機會。
說起港股基金不得不提滬港深基金,這是近年來隨著深港通、滬港通推出后,迅速崛起的一類基金。從基金公司的角度講,現在港股市場的表現遠好于A股,無論是募集資金還是投資出去,它們都可以獲得比境內市場更好的機會。且通過港股通通道投資,無需占用緊俏的QDII額度。
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目前市面上共有77只開放式基金(子份額分開統計)名字中包含滬港深的字樣。這雖然未涵蓋所有的滬港深基金,但占據了主要部分。77只基金今年以來取得了5.4%的平均收益,其表現遠遠超越A股市場主要股指。7只滬港深基金漲幅超過15%,其中,東方紅滬港深、嘉實滬港深精選、廣發滬港深新起點表現排名前三,分別為21.55%、19.6%、17.9%。下跌的滬深港基金有15只,除了寶盈國家安全戰略滬港深、國富滬港深成長精選、寶盈互聯網滬港深等9只基金跌幅超過2%外,其他6只跌幅控制在0.6%至1.92%不等。
上述滬港深基金中,據基金合同規定的,A股和港股的持倉比例規定大多為0至95%,少部分有最低倉位的限制。理論上來說,兩個市場倉位變動較為靈活,當港股市場表現強于A股市場,基金經理可超配港股低配A股,反之亦然。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多數滬港深基金對港股的比重高于A股。
26000點的機會
港股基金多數為偏股型基金,其表現與市場環境休戚相關。
截至6月6日收盤,恒生指數報25997.14點,半年來反彈幅度約為30%。
上投摩根基金認為,今年以來由于全球宏觀環境表現持續向好,內地投資人境外配置需求強盛,港股受惠于滬深港通投資通道的便利性,今年以來持續有內地資金流入,截至6月1日累計成交凈買入金額約為1400億港元。
在港股行至26000點之際,上投摩根認為,中期來看無論從資金面、估值還是業績成長的角度,港股市場仍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不過,買基金前,投資者要對產品有基本的認識和判斷,看好哪類標的或者哪個基金管理人就去買相對應的基金,胡亂買入即便港股市場延續上漲也有可能無收益甚至出現虧損。
對于投資境外,戴五也是受過傷的,2007年第一波QDII基金出海熱潮中,戴五成為了中國第一批QDII投資者。他當時做夢也想不到,買入一套就是近10年,前不久才剛剛解套。之所以被套,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時點趕上了美國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的爆發;另一方面首批QDII的基金經理海外投資經驗尚淺,風控措施不到位。當然,在美股8年浩浩蕩蕩牛市以及海外市場集體反彈的大背景下,大多數QDII首批投資者都實現了解套,但戴五至今想想還是很虧,畢竟2007年1萬元對應的購買力可能不低于當前的10萬元。
除了市場環境的系統性風險外,戴五還經歷了被套利資金砸盤的厄運。2015年上半年,他買了一只可以上市交易的港股LOF基金。當時的環境下,和戴五想法一樣的投資者很多,他們紛紛買入港股基金,使得這只基金一二級市場產生了巨大溢價率,但套利資金早已先知先覺,戴五還沒來得及獲利了結,就被套利盤砸了幾個跌停板。
如今的戴五對于港股基金投資的經驗頗為豐富。在他看來,在A股市場弱勢整理、港股市場強勢的情況下,港股基金具備投資價值。但具體買哪一類產品,投資者下決定前必須要進行一番認真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