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qū)報訊(記者 張亮)6月6日,*ST新梅迎來了恢復上市“首秀”,該股從早盤的兩度特停,再到尾盤的閃崩走勢,成為當下低迷市場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也將沉寂許久的ST板塊再次推到投資者眼前。
隨著股價持續(xù)下跌,低價股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通過復盤數據看到,兩市5元以下上市公司達到了188家,其中ST個股占到20家。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一元股”由年初的1只增至4只,并且4只一元股均為ST個股所包攬。其中*ST海潤為1.41元,成為兩市第一低價股。
今年以來,在資金加速逃離的大趨勢下,除了次新等題材股遭遇重挫外,大多數ST公司也成為股價殺跌的重災區(qū),主要原因在于新股審批與發(fā)行的持續(xù)推進,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再融資和借殼難度的大幅增加,以及對大股東減持及參與方鎖定期的約束,導致“殼”價值的持續(xù)縮水。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之后,相關公司股票將存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加大了公司股票的投資風險,這也是上述股票股價持續(xù)下跌的主要原因。“近期A股市場投資邏輯明顯,業(yè)績穩(wěn)健的白馬股受資金青睞,缺乏業(yè)績支撐的垃圾股則被投資者所拋棄,這也使得一些披星戴帽的股票股價進一步承壓。”該業(yè)內人士如是說。
在監(jiān)管層強力改革、退市體系已經變得愈加完善的背景下,有分析人士提醒,投資者應遠離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相關個股,因為這些股停牌后存在退市的可能,風險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