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的海外起源
FOF是英文Fund of Funds的首字母縮寫,中文叫做基金中基金。一般的基金的投資標的是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而基金中基金主要是通過投資其他基金來間接投資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FOF起源于美國,首只FOF基金由Vanguard公司(先鋒公司)發行。據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美國市場公募FOF規模占公募基金規模的比例約為10%,達到1.87萬億美元,并且FOF規模增長迅速。
國內FOF的發展現狀
從管理人的角度來分類,我國目前的FOF產品共有私募FOF、券商FOF、公募基金公司專戶FOF、信托FOF、期貨資管FOF和銀行理財FOF六個類別。2005年5月,招商證券(行情17.02 +0.95%,診股)推出市場上公認的國內第一只FOF——追求絕對收益的基金寶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現在,公募層面的基金中基金已經漸行漸近。
根據中國證監會2016年9月11日發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中的規定,公募基金中基金是指,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經中國證監會依法核準或注冊的公開募集的基金份額的基金。同時要求,公募基金中基金持有單只基金的市值,不得高于基金中基金資產凈值的20%,且不得持有其他基金中基金。也就是說,為了滿足監管要求,公募基金中基金須持有至少五只基金。這樣,公募基金中基金通過對基金的組合投資來降低風險,因此其相對于只選擇單只基金來說更加穩健。2017年4月24日,證監會下發了《基金中基金(FOF)審核指引》。2017年5月4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官網正式公布了《基金中基金(FOF基金)估值指引(試行)》。5月初,部分基金公司的FOF項目組前往北京進行了第二輪答辯。市場預計首批公募基金中基金會在年中獲批。
公募FOF的優勢
在中國發展公募基金中基金前景廣闊。目前中國市場上的公募基金數量已經超過了三千只,如此多的基金增加了普通投資者選擇的難度。普通投資者在投資時一般主要通過基金的投資范圍來衡量基金的風險。積極的投資者可能選擇股票型基金,而保守的投資者可能選擇債券型基金或者貨幣基金。而在確定了基金的投資范圍后,普通投資者通常更加關注基金的收益情況,比如某某基金過去一段時間的收益率是多少,但容易忽視基金的波動性,例如某某基金過去一段時間的最大回撤是多少。
公募基金中基金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來強化自身的吸引力。一方面,在戰略層面突出大類資產配置。按照上述指引的要求,公募基金中基金可供投資的大類資產品種分為股票、債券、現金、商品和QDII等。大類資產配置也就是需要確定各大資產品種的權重,并做到動態調整。正如“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所說,“從長遠看,大約90%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于成功的資產配置。”另一方面,在戰術層面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來選擇基金。用定量方法來對基金進行業績歸因分析,強調從風險收益的角度衡量基金表現,同時與定性了解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相結合。
資產配置的主要方法
傳統的資產配置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戰略資產配置: 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對資產做出的事前的整體性的規劃和安排。此類配置方法以追求長期回報為目標,持有周期長,忽略短期的波動。具體的配置方法包括買入持有法,恒定混合法以及近期在海內外流行的風險平價法。
第二種是戰術資產配置: 根據資本市場環境及經濟條件對資產配置狀態進行動態調整,從而增加投資組合價值的積極戰略。與戰略資產配置過程相比,戰術資產配置策略在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狀態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的改變重新預測不同資產類別的預期收益情況,并且將在風險收益報酬較高時比戰略配置策略更多地投資于風險資產,因而從長期來看,此類配置方法將取得更豐厚的投資回報。
資產配置的可選標的
基金管理人在指定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后,如果從管理難度,換倉操作和交易成本等角度考慮,配置指數基金是較好的投資方式:
首先,指數基金是按照指數所含標的以及對應的權重構建投資組合,持倉公開透明,基金管理人對于基金的投資組合有全面的了解,能夠及時把握基金持倉的動向。
而主動管理的基金產品投資組合僅在季報和年報中披露,時效性較差,基金管理人難以及時掌握基金持倉,增大了管理難度。另外主動管理的基金如果發生基金經理的更換,可能會隨之帶來風格的切換,從而增加了基金持倉風格的不確定性。
其次,基金管理人可能并不是對所有資產類別的所有標的都足夠熟悉,通過投資該資產類別的指數基金可以克服這一困難,獲取該資產的市場平均收益。
另外,投資指數基金的交易方式較為簡單, 如ETF和LOF可在二級市場直接交易,較為適合波段操作,而主動管理的基金產品由于申購贖回會造成有若干天時滯,影響了波段操作的及時性。
最后,指數基金的管理費較低,通常在0.5%-1%之間,明顯低于絕大多數的主動管理型的股票基金(通常在1.5%左右)。投資指數基金可以有效降低FOF產品的管理成本。
綜合來說,從指數基金中挑選合適的標的進行資產配置,構建FOF的投資組合,是較為可行的投資方式。具體挑選的方法可以分為基本面方法和量化方法。嘉合基金已有一款FOF產品申請目前已經被證監會受理。該產品的管理團隊有豐富的量化產品管理經驗,將主要以量化策略合理配置公募指數基金產品,敬請投資者關注。
附:圖一是利用風險平價理論,挑選了幾種主要的股票以及債券指數基金進行配置的策略回測圖,可見在這樣的投資框架下收益較為穩定,缺點是絕對收益不高,可能會錯過牛市的上漲。通常的解決方法是可以增加對股票指數基金的擇時頻率,當看多股票市場時,主動增加股票指數基金的超額倉位。因此,市場的擇時能力是以風險平價策略來管理FOF產品的關鍵。
作者簡介:
薛思喬——嘉合基金基金配置管理部擬任FOF經理,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金融專業),美國市立紐約大學應用數學碩士,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金融數學碩士,CFA,擁有5年金融行業從業經驗。 2011年進入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香港和新加坡分行固定收益研究與策略部工作,擔任數量分析師,負責利率與外匯衍生產品的定價建模。2013年轉入法國巴黎銀行上海分部擔任資金部經理。2014年10月加入嘉合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