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數據顯示,33家次新股公司出現業績虧損,105家公司業績下降,其中業績降幅超過50%的有26家。業內人士表示,6月次新股估值有望回歸,次新股大跌后,機會大于風險,窗口期可能已經打開。在不改嚴監管大勢前提下,監管將更加注重平衡市場預期,有望幫助市場重立做多信心,6月大盤中樞或在震蕩中上行。
次新股迎反彈契機
中航證券表示,大跌后的次新股機會大于風險。深次新股指數從2016年11月22日2046點兩次下跌,跌幅幾乎被腰斬,跌幅促使次新股估值加速回歸。結合次新股板塊規模大、跌幅深、板塊個股自動更新等主要因素,次新股估值回歸將明顯加速,進入合理估值區間的成長股也隨之快速增加。
安信證券認為,次新股窗口期可能已經打開。上周次新股等權指數一周累計下跌9個百分點,但后半周表現亮眼。而且,上周IPO數量由過去的一周10只下降到7只,政策導向明顯,次新股窗口期可能已經打開。
天風證券認為,減持新規有利于減輕次新股的解禁壓力,2016年第三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是新股發行高峰,這一批次新股對應的1年期解禁壓力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此前市場對于次新股板塊這方面的擔憂相應會得到緩解,疊加次新股過去兩個月從頂部調整超過30%,目前看,已經迎來不錯的反彈契機。
大盤中樞或震蕩上行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指出,預計銀行業自查在6月中基本完成后,銀監會大概率會選擇比較緩和的路徑,即先處置典型案例,防范市場大幅波動,給出緩沖期。利率短期上行空間有限,市場預期也會有一定修復,6月A股指數風險并不大。
廣證恒生認為,6月大盤中樞或在震蕩中上行。5月上旬過后,市場在消化監管預期和市場增量資金不足、存量資金博弈等因素間徘徊,體現為在3000-3100點兩次探底反彈。按照以往規律,MSCI事件有望在一段時間內驅動6月市場人氣。同時,在不改嚴監管大勢前提下,監管將更加注重平衡市場預期,有望幫助市場重立做多信心,6月大盤中樞或在震蕩中上行。
東莞證券認為,6月份大盤或延續弱勢震蕩格局。從市場環境看,經濟數據反復以及監管趨嚴成為影響市場的重要因素,而目前來看,這兩大因素依然未有明顯改觀,而A股在6月有望納入MSCI將提振市場信心。從技術面看,大盤經過連續調整后,系統性風險有所釋放,累積了一定做多動能,但上方依然壓力重重。基于以上分析,預計6月大盤將延續弱勢震蕩格局,波動區間在3000點與半年線之間。
國金證券(600109,股吧)表示,市場的企穩反彈有望在6月中下旬開始。對監管層出臺的系列組合拳,市場或給予偏正面的反映。再則,考慮到新股發行放緩,且疊加6月限售股上市規模較低,央行表態將做好應對6月流動性波動的充分準備,以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穩定好市場的預期。上述因素均為6月A股反彈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另外,若美聯儲6月份超預期的暫緩加息,那么A股反彈將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