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一夜間,主流券商對市場的看法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券商策略分析師們對市場的看法,再一次集體看多。
第一財經注意到,繼上周監管層多項政策下發后,近兩日來多家主流券商的策略報告已經悄然轉多。比如海通策略研報的標題是“再次開啟多頭思維”;興業證券策略的是:反彈窗口臨近,但調整趨勢不改;申萬宏源的標題則是:“底線”隱約出現等。
“很多券商集體轉多,我個人認為是大家思考的角度未跳出統一框架,比如仍然是在關注業績、流動性、風險偏好,只是對于信號關注的先后是有差異的。多家賣方轉多,還是看到流動性的寬松,另外就是監管環境的變化,包括減持新政、限售股解禁,大家的一致預期開始變化,政策的松動釋放了友好的信號,市場也在慢慢消化。”北京一位券商投研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
證監會6月2日發布公告,按照法定程序核準了4家企業的首發申請,籌資總額不超過15億元。5月底開始,IPO節奏開始放緩,核發IPO批文家數從之前每周10家降至7家,又進一步降至4家,此外,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減持新規和IPO規模減小,被視為有利于改善股市資金微觀的供求關系。
興業證券的觀點是,IPO批文數量降至4家,籌資總額也大幅下降,減少了市場的資金壓力,對此前連續下跌的次新股板塊也是利好。
而在華創證券的策略分析師王君心中,逆向投資的時鐘開始搖擺,其也開始基于逆向投資的思維出發思考市場反彈的邏輯以及風格收斂的可能性。
“對于短周期而言,我們認為成長進入了左側配置區間,超跌反彈的機會將在下半年出現。”王君更是直截了當地提出。
王君認為,三季度處于庫存周期筑頂后下滑初期,參考最近兩輪庫存周期下行前期,整體市場風格呈現“成長表現最佳,消費逐步衰退”的特性,在美聯儲加息及國內監管“空窗期”下,流動性和風險偏好邊際改善是三季度主要特征,從歷史相似時期行業表現上看,高貝塔板塊行業最為受益。
“主板的企業盈利在一季度位于高點,而之后企業盈利可能將處于下行通道。現在大家的關注點從企業盈利轉向了關注分母即流動性,很多行業的業績會下來,可能地產和消費未來的回調會比較大。另外一方面成長板塊去年以來到現在處在超跌中,成長板塊的風險收益比非常高?!币晃唤咏A創證券策略團隊人士向第一財經解釋稱。
賣方幾乎一致地喊多,但并不代表買方也會為之“買單”。
“不同的投資人投資方法不一樣,預期收益也不一樣。其實主板品種一直走得不是特別差,跌幅過大的是中小創。這個就取決于現在基金管理人怎么考慮,如果他覺得現在風險偏好提升的情況下股價有提升空間,具有交易性的機會,那么可以考慮在低估的時候進入,高估的時候賣出,前提是基金經理是擅長于此的,但并不是說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操作?!鄙虾R晃粌r值成長型公募基金經理也告訴第一財經。
該基金經理認為,基金管理人有自己的投資方法和策略,不會因為說外部的影響就改變之前的投資方法。
“市場出現轉換的時候,賣方肯定比買方要敏感。之前市場在3200點的時候,我們在上海路演提示風險,很多買方則說不要空。2016年以來,我們監測到倉位數據至今是在80%~87%,可以說對大盤的影響非常小。”上述券商投研人士則認為,公募基金在當下的市場不是領導者,而是跟隨者。
北京清和泉資本策略分析師趙宇亮則告訴記者,他們的觀點并沒有發生變化,還是維持之前的態度?!艾F在不少券商中期看空,短期翻多。一方面減持新規和IPO連續兩周的減速,政策比較暖;另一方面從4月底開始央行對流動性的態度有邊際改善。主要是通過這兩個理由來支持短期反彈的觀點?!壁w宇亮說。
“在一個月之前,央行開始公開MLF操作,營造一種嚴監管、松貨幣的環境,整體上流動性是變好的。流動性和監管環境我們認為嚴酷的環境在慢慢變好?!痹撊掏堆腥耸恳蚕蛴浾咧赋?。
申萬宏源向投資者發放的A股投資情況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未來一個月,大部分投資者認為上行驅動力主要為金融去杠桿緩和、A股納入MSCI和一帶一路拉動經濟發展;下行風險主要是金融監管繼續強化、美聯儲加息縮表及經濟增速超期下行。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投資者仍需要關注銀監會的監管以及6月資金緊張程度,是否甚至出現類似2013年6月的錢荒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