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策暖風頻吹的情況下,A股市場獲得喘息之機,昨日“中小創”反彈帶動熱點大面積回暖。不過券商分析師對于行情仍然較為謹慎,股諺有云,五窮六絕七翻身。短線反彈或許并不意味著筑底已經完成,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耐心等待。
A股贏得喘息之機
市場近期迎來減持新規、IPO放緩等政策暖風,短線行情也出現回暖態勢。
國金證券李立峰團隊指出,站在當前時點,預計A股市場將“不破不立”。在6月份中下旬(3000點附近)有望出現階段性的低點,之后市場將出現一輪修復反彈行情(3200-3300點附近)。但李立峰團隊認為,市場風格不會改變。其表示,當前一系列金融監管(融資渠道受限),將對“高度依賴外延式并購”創業板業績形成負循環反饋。若后續以高估值為代表的創業板指數出現“技術層面的超跌反彈”,恰好給予了機構再次調整行業配置的機會。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指出,最近三周,證監會核發IPO批文的家數和金額,從10家63億元,先后下降到7家23億元、4家15億元。結合證監會減持新規的發布,和召開貫徹實施減持制度規則專題視頻培訓會的一系列動作,有助于緩解市場過度悲觀的情緒。
不過,投資者或許需要對短線的反彈抱有謹慎的態度。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指出,一方面,利率上行、監管導向、市場波動,這些決定市場中長期風格和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核心因素在6月份不會發生拐點性的變化,但有緩和,政策變奏在6月給了A股一個喘息期;另一方面,6月事件眾多,無論是減持新規發酵、銀監會后續決策、A股加入MSCI審議、美聯儲加息等都有不確定性;看短做短,博弈短期風格轉換或者指數修復的性價比都不高。因此,我們依然維持并強調中期策略的基本建議,在6月份首先做好倉位管理,其次繼續抱團,再次選擇防御型配置,短期小票即使有反彈行情也需謹慎參與。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夏指出,進入6月中旬之前,市場對于流動性和監管政策仍存在擔憂,可能出現弱勢整理的格局。六月中旬前后,銀行自查接近完成,對于今年半年度MPA考核的準備也逐步結束,市場流動性出現邊際改善。不過維持此前觀點:A股的估值中樞處在下行通道中,投資必須聚焦有內生業績的、估值合理的標的。
徐彪指出,從5月下旬黑色系商品期貨大漲大跌中可以看出,庫存加速去化促使短期需求尚可,但不敵金融市場流動性收縮和長期需求回落帶來的悲觀預期。
布局需要關注業績確定性
在市場回暖之時,市場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市場風格是否會轉換、一九分化格局會否改變,不過券商認為,資金抱團績優藍籌的情形短線仍難改變,隨著半年報預披露即將展開,投資者更應該關注業績確定性。
張夏認為,此前,由于風險偏好持續降低,大市值公司被抱團,但是在業績公告期,任何業績改善或超預期的板塊都有機會,抱團“漂亮50”會逐漸瓦解,存量資金將會分流至各個景氣改善的超跌板塊中。七月中旬中報業績預告將會陸續披露,在中報業績公告的窗口,更要重視業績。從中觀景氣的角度出發,張夏建議從兩個角度方向出發尋找機會,一是大眾消費升級(短中長期),二是部分供給受限的工業品(僅三季度).
李立峰團隊指出,市場風格仍將抱團取暖于“估值在30倍以內,高分紅”的行業,如大金融、航空(原油下跌+人民幣升值)、機場、鐵路運輸、高速公路、家電、食品飲料、電力(火電)等。主題方面,可適當關注雄安新區、央企改革、粵港澳大灣新區、特斯拉產業、蘋果產業鏈。
徐彪指出,從國企改革的角度出發,混改從去年四季度開始逐步超預期,但博弈央企試點名單對于機構來說確實難以參與和把握。建筑行業中的大央企是混改預期差最強的板塊,并且過去一個月的股價調整已經又讓估值回到可以下手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