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間,國家郵政局表示,對此事高度重視,及時與當事雙方高層進行溝通,強調要講政治,顧大局,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決不能因企業間的糾紛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和負面效應。
和訊網昨日連發兩篇新聞跟進了此次“封殺”事件。起先,菜鳥在昨日發出聲明,稱順豐突然關閉了自提柜的數據信息回傳以及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此舉會對商家和消費者造成較大損失,并提示商家選用其它快遞進行發貨。
昨日下午,順豐也站了出來發聲,并使事件有了“反轉”:順豐方面稱,菜鳥針對雙方的合作提出了新要求,即所有快遞柜信息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信息無條件給到菜鳥,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給菜鳥(包括非淘系訂單),但豐巢未與接受。此后,菜鳥先以數據安全為由停止對豐巢的合作,并在6月1日0點下線豐巢接口信息,而后又以信息安全為由,有針對性的封殺豐巢,其背后原因是阿里方面希望順豐從騰訊云切換至阿里云。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也在官微發了聲明表示:第一,“客戶第一”是順豐一向秉承的理念。目前,客戶依然可以從順豐官方渠道(微信、APP、官方網站等)及其他第三方信息查詢平臺查詢物流信息;第二,阿里系平臺已將順豐從物流選項中剔除,菜鳥同時封殺第三方平臺接口,已對商家發貨造成困擾,順豐對此不顧消費者體驗和商家權益的行為深表遺憾;第三,菜鳥于5月份基于自身商業利益出發,要求豐巢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數據,此類信息隸屬于客戶,豐巢本著“客戶第一”的原則,拒絕這一不合理要求。菜鳥隨后單方面于6月1日零點切斷豐巢信息接口;第四,順豐將繼續捍衛自身核心競爭力,希望所有快遞行業同仁警惕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數據行為。
對于此次事件,資深互聯網觀察人士王如晨在公號“夸克點評”撰文指出:順豐接下來應該會走向更大的開放,與菜鳥甚至京東發生較大規模的博弈。菜鳥、順豐今天撕逼,放開來看,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一件行業的好事,它提醒我們,中國互聯網與線下種種生態,融合度正在進一步加深,競合關系中的各種企業主體,尤其是巨頭公司,在重構外界的同時,它們的內部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