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盤中一度失守3100點,盤面熱點難以持續,市場人氣渙散。滬指雖險守3100點,但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均呈現較大幅度的下跌,兩市僅機場航運一個板塊上漲,次新股、網絡安全等板塊跌幅較大,短期內大盤有繼續調整需求。
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財新制造業PMI指數為49.6,為2016年6月來首次跌破50榮枯線,創下2009年2月以來新低,這與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有較大差異性。從兩者公布的數據分析,我國制造業運行情況分歧較大,13個分項指數中出口訂單、積壓訂單、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和生產活動預期指數有小幅上升,其中7個指數均有所下降,而非制造業PMI指數有所上升,綜合分析整體經濟依然面臨較大壓力,雖有向好趨勢但仍需一定時期的修復。近日減持新規的出臺,短期刺激了市場,控制減持的節奏,但導致很多定增基金在新規次日就開始修改產品合同的期限,我們思考這種現象的背后暴露出業務機構對于新規的恐慌程度較大,前期節奏的放緩能否有效遏制這一現象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驗證。
近期,市場調整壓力加大,短期反彈和政策利好未能有效提振市場人氣,投資者恐慌和謹慎的情緒表現較為明顯,追高死低吸套的情況讓很多投資者失去投資信心。6月份即將進入到中報業績預告密集期,6月中旬隨著銀監會現場檢查告一段落和銀行MPA考核準備臨近結束,金融監管帶來的負面情緒沖擊減弱,流動性將有所改善。因此投資者在投資方向上注意業績低估值和有較長熱點持續期個股。市場對于短期投機和盲目跟風的現象進行遏制,引導投資者關注價值投資方向。
源達收評:
滬指依然堅守在5日均線上方,而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均已跌破均線向前期低點靠攏,“漂亮50”作為市場上關注的焦點,成為支撐指數核心力量,中國國航、中國國旅、東方雨虹和大消費類中股票緩慢爬升,有個股在弱勢的市場行情下創出新高,因此市場投資的主要方向還是在業績良好的優質白馬股。操作上短線投資者謹慎追高,主要以低吸為主,設置止盈止損位并嚴格執行,控制整體倉位;中長線投資者注意甄選優質個股分批建倉。
中航證券:大跌后一板塊機會大于風險
今日兩市股指中幅低開,之后持續弱勢震蕩,10:30時開始緩慢走低,并形成小幅跳水至中午收盤;午后股指先慣性走低,之后小幅反彈,13:40開始再度緩慢下行;盤面熱點:今日無一板塊紅盤;總體來說:今日市場呈現明顯的下跌行情。
今天是6月的第一個交易日,市場延續了5月底的調整,再次出現回落的行情,幾乎所有的板塊都在調整的狀態中,說明市場依然還在弱勢格局中。不過,我們一直提醒投資者,弱勢的行情不能失去對市場的戰略性思考,通俗點說就是:思考如果下一波行情來臨,哪個板塊有希望成為熱點。
根據弱勢市場熱點轉換的基本邏輯,一個熱點炒作完成之后,稍作休整一段時間之后市場必定有新的熱點崛起,哪怕是2015年下半年那樣的瀑布式下跌,之后也都出現了新的超級熱點,2016年則更是熱點轉換最為明顯的一年。那么2017年截至目前的兩個大熱點是一季度的次新股,以及四、五月份的雄安概念(其他小熱點忽略不計),既然是大熱點,中航證券樊波認為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板塊所涉及個股數量足夠多”,所以在可燃冰突發性崛起之時,由于其規模小的直接原因,我們也在博文中給予不看好的明確觀點,至于昨日崛起的新零售,我們則同樣不看好。
既然是熱點轉換,顧名思義就是把前一個主流熱點更換掉,而雄安作為前一階段的絕對主流,炒作周期和幅度基本告一段落,盤面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以冀東裝備為龍頭的雄安一線品種持續回落,造成該板塊分化嚴重,上漲動能逐步衰竭的趨勢非常明顯。
而我們之所以近期持續戰略跟蹤次新股,是由于該板塊規模足夠大、跌幅足夠深、板塊個股自動更新等主要因素,自2016年11月22日深次新股指數(399678)2046點開始下跌以來,截至目前已接近腰斬,由于連續兩大波快速的下跌,次新股估值回歸明顯加速,比預想的要快很多,不過反過來說,在潮水般的新股沖擊下,進入合理估值區間的成長股也隨之快速增加,可以預計未來資金向估值合理的成長股上的逐步傾斜是一個趨勢。
總結一句話:冰雪融化非一蹴而就,跌幅大促使次新股估值加速回歸的過程,也是次新股價值逐步凸顯的過程,中期來看次新股當然是十倍股的搖籃,而又有誰見過權重股漲十倍呢?所以,站在這個角度來說,大跌后的次新股中期當然是機會大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