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鮑師傅的道魔之爭可以生成很多話題。在不改變公司組織邊界的前提下,通過互聯網來擴張市場邊界,不僅能節約管理成本,緩解內控壓力,還能有效遏制假冒產品。只不過網絡的市場邊界也是有限的,需要實體店的支撐。
說起鮑師傅,那真叫心酸啊。上某美食點評網,一長溜鮑師傅,讓人眼花繚亂,而其中只有兩家是正宗的。好在網友們都是有良心的,真鮑師傅肯定五顆星,假鮑師傅一般都三顆星左右。問題是,即便三顆星也意味深長,這說明有不少人正在吃假鮑師傅的糕點;有不少人還覺得這假糕點的口味還不錯!讓消費者自己承擔責任,不買假貨?這太難了,產品真假難辨。都說店大聲譽好,可還有另一種說法叫店大欺客。這到底去大的店買還是去小的店買?做個消費者其實很不容易。滿以為某些大電商承諾不賣假貨,結果被爆出一堆假名牌產品。還不如街頭拉個小板車賣花的叔叔誠實,至少人家沒吹牛說自己的東西是名牌,價廉物美,你大可隨便挑。
人都有貪便宜的心理,這叫理性,總希望能以最低成本買到最滿意的產品。而廠商呢,更愛占便宜,總希望以最低成本賺最多的錢。做糕點的商家不愿自創品牌,也不愿自創新產品,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模仿別人。一堆假鮑師傅冒出來,就是這種心態使然。過去在制造業的起步階段,大多靠模仿,不過很多廠家只是模仿外觀,或可以之為借鑒,牌子還是自己的,靠得是同等質量下的低價競爭優勢。特別是這些廠家中的一部分在模仿和借鑒中開始自主創新,終于造就了獨立的產品設計和品牌,也算修成正果。但假鮑師傅的模仿那可是實實在在的高仿,不僅模樣一樣,口味近似,牌子不仔細看,幾乎亂真。真鮑師傅一直喊冤啊,打假打不完!真的這樣嗎?假如沒有李鬼,李逵就少了點生動。故事始終都得有對手戲才有看頭。假鮑師傅的存在讓真鮑師傅始終處于議論的中心,真假鮑師傅的道魔之爭可以生成很多話題,而這些話題是確保網紅鮑師傅熱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試想下,假如真鮑師傅像稻香村那樣心如止水,會不會流失很多粉絲?
稻香村做的是實在,鮑師傅做的是眼球。當然,作為食品這行,好吃永遠是第一位的,而網紅出身的鮑師傅離不開互聯網生態,就如同明星離不開熱搜一個道理。明星演技再棒,也得讓經紀公司不時制造點新聞,沒有好新聞,就來點花邊,反正時不時得冒個泡。鮑師傅沒有稻香村厚重的歷史,當然只能走短平快的路子。李鬼們的存在對真鮑師傅來說是一個吸睛的觸發器。想想看,那么多店鋪假冒它,足見鮑師傅的蛋糕有多好吃!有多難買!如此等等,都會觸發消費者那顆柔軟的好奇心。潛在的需求一旦有效觸發,就會形成一股市場的洪流,把市場的邊界不斷往外推。至于李鬼們,等著慢慢收拾就好。
打假是一門藝術。以道義的名義打假,顯得做作。太極拳界有練得好的,也有練得不好的,假大師很多,自然需要打假。問題是有效的打假只需組織一些正式的比賽即可,一邊是其他類別的,一邊是太極拳的,定好規則,公開比賽,孰是孰非,明明白白。以規則不適的名義拒絕參賽,那說明心虛;把太極拳理解成文化而不是武術,那更是胡扯。假鮑師傅好歹承認自己是真糕點,只不過高仿而已。從這點看,太極拳假大師們連假鮑師傅都比不上。哪一類產品可比呢?就是假保健品。其實就是普通的維生素,或者一些蛋白粉之類,平時多吃點蔬菜瓜果雞蛋之類,也都有了。如果每種保健品都這么樸實陳述,自然沒有銷路。消費者無非就是想長壽嘛,既然如此,保健品的功效就得和長壽掛鉤,吃了這些保健品,不僅能消除各種疑難雜癥,而且還能益壽延年!
咦,怎么看起來這么熟悉?對了,現在大多數太極拳師都這么宣傳太極拳的。不信你去瀏覽各種太極拳網站,看看各種名家的微博或者公眾號,其中有太多關于太極拳修身養性的科普文章,這些文章歸結起來有三大要點:一是太極拳來自古老的丹道學說,修煉后能夠延年益壽;二是太極拳具有神奇的醫學功效,能包治百病,特別治療各種疑難雜癥;三是自己的師傅師祖們都通過習練太極拳而異常長壽。說來都振振有詞,但細究之下,發現都是空話,沒有任何科學證據。也就王婆賣瓜,自賣自夸而已。許多太極拳師的做派和賣保健品的人一模一樣。保健品不是藥品,現在的太極拳不是武術;賣保健品的說自己屬于營養學、生物醫學等,而現在的太極拳師說自己是傳統文化、哲學,也都能穿上了名牌時裝,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是一路人。
昨天上網訂購了真鮑師傅的糕點,原本距離較遠,無法送達,所以過去真鮑師傅的網購輻射范圍都很小。但現在似乎在悄悄改進了,網購的范圍擴大了。通過網絡來擠壓假鮑師傅的市場空間,是個非常有效的辦法。開辦實體店,需要較高的成本,并且實體分店越多,企業治理和質量控制都成了難題,許多公司擴張太快,最后都輸在內控跟不上。在不改變公司組織邊界的前提下,通過互聯網來擴張市場邊界,不僅能節約管理成本,緩解內控壓力,還能有效遏制假冒產品。只不過網絡的市場邊界也是有限的,需要實體店的支撐。真鮑師傅目前的謹慎策略,是在想一舉兩得么?太極拳同樣也在通過網絡這個載體打假,只不過很不成功,一來沒有形成有效的樣本;二來沒有形成公認的公平比賽程序,這就使打假失去了社會認同的基礎。這說明各行各業技術經濟特點不同,打假的機制也應有差異。當然,還得看你是不是真心想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