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沈寧
經過多年發展,塑料期貨已經逐步融入上下游企業的經營,成為對沖風險的重要工具。而近幾年興起的場外期權市場,更是為企業提供了新選擇。
貿易商巧用期貨工具
浙江明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米斗科技首席執行官李葉萌在“2017中國塑料產業大會”上分享了塑料貿易企業有效利用衍生品工具的成功經驗。
“期現結合已經深入到現在企業經營日常當中去,現在公司LLDPE(線型低密度聚乙烯)、PVC(聚氯乙烯)、PP(聚丙烯)三大主流品種已經占到整個公司90%的體量,其中可交割品占到50%。”李葉萌說,當供需矛盾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貿易商也會經歷很劇烈的去庫存,會導致市場價格非理性波動,而這種價格非理性波動對產業鏈沒有好處,因此塑料產業需要期貨這樣一個規避風險的工具。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摸索,我們堅持把期貨作為一個規避風險的工具,幫助我們現貨做大規模夯實產業基礎,同時堅持低庫存運作,把現貨庫存降到相對比較低水平,提高資金周轉率和庫存的周轉水平。”李葉萌表示,“同時,運用期貨創新一些模式,比如給下游客戶做一些點價的服務,在這個階段還嘗試利用期權做一些風險的管理,更多參與到區域間、品種間套利。近兩年都保持一個30%到40%的現貨貿易增長量,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創新交易模式,逐步摸索出了自身的盈利模式。”
談到未來企業如何定位期貨,李葉萌稱,以前把期貨更多用于服務自身,將來可能用于服務產業客戶;原來服務內部,將來更多服務外部。具體來說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交易模式,為不能參與期貨市場的產業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避險、鎖定利潤的服務;第二,推廣基差、點價交易模式,優化行業定價模式;第三,積極參與期現交易和套利,以產業客戶的角色,為期貨價格發現功能貢獻自身的力量,優化整個市場的參與結構;第四,加強行業數據體系建設,發揮研究的價值,使整個產業鏈的信息透明度能夠更高,來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
場外期權提供新服務
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近年來快速發展,場外期權成為很多公司對接實體企業的重要產品。
浙商期貨總經理胡軍表示,與期貨相比,期權有多項優勢。“好處之一,與期貨相比,期貨首先要套期保值,要預測今后期貨是漲還是跌,再研究怎樣來做套期保值。但如果用場外期權的相關策略來做套期保值,你可以只預測今后價格是否會有波動,如果不會有波動,就不要去保。”
胡軍說,“另一優勢體現在,如果你期貨套保的方向不對,需要追加保證金,而用合適的場外期權策略套保不需要追加任何保證金。只要與機構簽完協議,可以放心等到約定期限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