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2017年8月發射
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目前已完成絕大部分大型試驗,由于任務復雜,計劃于8月進入發射場,進行多項單器、兩器、四器聯合測試,為年內的月球采樣返回任務做準備。屆時,我國探月三期的目標就已全部完成。另外,嫦娥四號計劃于2018年發射,中國探月第四期工程即將拉開帷幕。
這是前來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月球探測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透露的。
葉培建表示,嫦娥五號主要包括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著陸器,作為我國目前研制的最為復雜的探測器,它的采樣、起飛上升、交會對接等任務環節是此次任務最主要的挑戰。
采樣時,盡管地球上的機械手能在模擬月球重力環境的試驗條件下做得很好,但真實的月球重力環境與模擬環境也存在誤差。機械手在地球上做出的精確動作,在月球上能否重復完成,這是關鍵的挑戰。
從月面上升時,由于上升器是在著陸器上起飛,火焰噴射之后會碰到著陸器,可能產生干擾上升器的力,如何對上升器進行良好的操控,這是一大難點。
上升器與軌道器實現交會對接也存在挑戰。此前天宮二號與神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時,地點距離地球只有393公里,而嫦娥五號的距離將達幾十萬公里,這要求交會對接有更加精確的測控精度。
“如果采樣返回成功,則意味著中國人有了自己的月球表面樣品可以進行分析,能幫助我們對月球有更深入的了解。”葉培建說。
按計劃,嫦娥五號將于2017年11月底前后,由中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發射后將有奔月、落月、采樣、返回等過程,如果進展順利,將在一個月內完成,2017年內就能將2公斤的月壤“打包”回地球。
>> 嫦娥四號——2018年發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月球探測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表示,中國探月第四期工程即將拉開帷幕,嫦娥四號計劃于2018年發射。
按計劃,嫦娥五號將在今年年底完成探月“繞、落、回”的最后一步,屆時,我國探月三期的目標就已全部完成。然而中國進一步探索月球的步伐不會就此停止,緊隨其后的嫦娥四號計劃于2018年發射。
在葉培建看來,嫦娥四號和中國未來計劃進行的月球南北極探測都屬于探月第四期工程。他認為,探月四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包括開展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月球南北極探測、建立無人的月球科考站,讓著陸器、機器人和地面上的人更好地聯合工作等。
“探月四期,中國的探測器將落在月球更多的地方,探測更多的東西,有更多的機器人參與進來。”葉培建說。
據悉,嫦娥四號將實現全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并巡視探測,同時,中國會提前半年向地月拉格朗日L2點發射一顆中繼衛星,為地球與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提供中繼數據通訊服務。
此外,嫦娥四號將從月球背面開展射頻測量,由于避免了太陽及地球的干擾,該測量將獲得更多以前無法獲知的信息。
自2004年啟動的中國探月工程,分“繞、落、回”三期。此前,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及嫦娥三號已分別完成第一期、第二期任務。
>> 火星探測——火星探測器于2020年7、8月發射
“火星探測任務在方案上沒有‘卡脖子’的難點?!背鱿珖f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火星探測器系統顧問葉培建1日接受專訪時表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目前進展順利。
作為深空探測中的“重磅”任務,我國首次火星全球遙感與區域巡視探測任務已于2016年1月正式立項,計劃于2020年七八月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火星探測器直接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鹦翘綔y器巡航飛行約7個月后被火星捕獲,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3個目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介紹,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繞火星進行大橢圓軌道飛行并對火星進行全球觀測。探測器將搭載用于火星全球遙感的相機、探測火星地下淺層結構的雷達等13臺科學載荷,對火星的形貌、土壤、環境、大氣、水冰分布、物理場和內部結構進行探測。
“在綜合考慮了火星地形地貌、氣候和光照等條件后,初步在火星的北緯25度選定兩個備選的著陸點?!比~培建說,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后進入火星大氣,經過氣動外形減速、降落傘減速和反推發動機動力減速,最后下降著陸在火星表面,火星車駛離著陸平臺,開始火星表面巡視探測。
他說,為了確保著陸巡視器順利著陸,需要進行一些工程驗證,包括專門發射火箭來驗證直徑達16米的降落傘。
“自1960年蘇聯發射火星船一號以來,人類對火星的探測有40多次。其中著陸探測19次,完全成功的僅有7次,可見難度之大?!比~培建說,一次實現“環、落、巡”3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第一次實施火星探測從未有過的,要協調好各個任務,面臨的挑戰更是前所未有。
專家認為,火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為5500萬千米,最遠距離達4億千米。從人類未來移居前景來說,火星是太陽系中最值得研究的一顆星,而且探測火星對了解宇宙演化、物質結構、生命起源等問題有重大意義。本世紀以來,人類探測火星的任務比探測月球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