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新聞中心 張冰發自深圳
和訊網消息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柯普朗日前表示,考慮到聯儲局實現穩定物價及全民就業目標的進展,聯儲局應持續加息,今年加息3次做法恰當。
高盛經濟學家Jan Hatzius此前發布研報稱,美聯儲加息概率上調源于失業率持續下降且就業增長步伐扎實,足以從勞動力市場擠出更多的松散因子,將美聯儲6月加息概率預期從70%上調至90%。而加息對于亞洲市場的影響,在高息股方面市場普遍持樂觀態度。
惠理基金從美聯儲加息周期對港股影響的歷史角度分析指出,就亞洲市場而言,傳統投資觀念認為美聯儲加息將會對亞洲股市造成負面影響,但歷史數據顯示,亞洲(日本除外)股票與美聯儲加息的相關性其實并不高。回顧美國過往三次加息周期,調升利率之后的3至18個月內,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大多都表現正面。
對于高息股的市場預期,摩根投信表示,根據歷史經驗,當公債殖利率由低點向上攀升時,債券投資人往往面臨價格下跌的窘境,相對地,高股息股票因搭上景氣順風車,其中又以股息率優于債券殖利率優勢。
市場普遍認為,目前全球這種低收益環境或持續較長時期,全球資產荒與資產價格泡沫化將長期并存。而高息股很可能在這種低收益環境下會有較好表現,特別是對于資產端投資級債券收益率持續下行、難以匹配相對剛性的負債端成本的保險資金來說,估值較低、價格波動不高、股息收益相對穩定的香港高息藍籌股具有較高吸引力,甚至部分債券投資者也可能會選擇將其作為債券的替代品。
云鋒金融研究及策略總監特許金融分析師周道傳指出,在全球經濟步入新常態,低增長與低通脹并存,極寬松貨幣政策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化,從而形成全球范圍內資產荒的情況下,低估值且優質的高息股長期配置價值日益凸顯,正逐漸被市場追捧。以惠理高息股票基金為例,數據顯示該基金于今年首4個月上升12.9%,2002年成立至今的年度化收益率為15.4%,高于其參考指數近5個百分點,可見高息股無論是在低迷市況還是大漲行情中,都有其獨特的優勢。
另外除了高息股投資價值不斷凸顯,即便在弱周期亦能起到較好的防御作用,中國信托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哲維表示,第二季為亞洲各國除息旺季,看好高息股外,但也對漲多的亞洲市場持謹慎,若未來行情趨跌,高息股將有相對防御性質。
實際上高息股除了香港本埠的熱捧之外,也備受內地資金青睞,未來資產ETF分析師蔡朗賢指出,2014年及2015年的北水買貨分散于不同行業,而從2015年底至2016年,北水似乎由機構投資者所帶動,大量資金流入低估值的銀行股。踏入2017年 ,保險股取代銀行股成為北水買入最多的板塊。
雖然高息股價值投資趨勢明朗,但是惠理基金也指出,雖然高息策略從未過時,但若想最大程度發揮其優勢,還需靈活的組合配置。銀行、電訊股等傳統高息股份能夠提供穩定收益,而白酒、家電等周期性高息股則更有望于加息周期中獲得額外收益,二者各有優勢,互相補充,惟有適時的合理調配才能把握市場機遇,當中具有盈利增長的高息股更可看高一線。
市場上高息股票基金眾多,哪一款最適合呢?據了解,惠理基金的投資團隊有超過60位投資專家,每年進行約2500次的公司拜訪及調查研究,多年來一直堅持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在亞太區挑選最優質的高息股票和債券。惠理穩健的投資程序和研究實力繼續贏得業界肯定。年內,惠理在Asian Private Banker 2017資產管理卓越大獎連續第三年獲頒“最佳基金供應商–大中華股票”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