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調整行情中,部分家電白馬股價迭創新高,讓很多沒持有這些公司的投資者“羨慕嫉妒恨”。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同時創出歷史新高的格力電器(000651)和美的集團(000333)。不過,近日這兩家公司卻出現截然不同事情。
據格力電器的披露,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持續“買買買”,連續兩天增持公司股份。而據5月16日美的集團發布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何享健家族在悄悄減持美的集團股票。一增一減之間,顯示出董明珠和何享健同樣的利益訴求。
如果說董明珠和何享健增減持格力和美的是個人行為的話,那么更多家電白馬股高層齊拋售就不得不注意了。5月15日,老板電器(002508)12名董監高人員通過大宗交易和競價交易方式集體減持,減持數量合計284.44萬股,合計成交金額約1.078億元。同日,蘇泊爾(002032)(002302)董事蘇顯澤減持公司股份1萬股,成交均價48.8元/股,套現48.8萬元。
分析人士表示,在大盤自4月14日以來跌跌不休的情形下,部分“白馬股”逆市上漲,一批行業龍頭個股如格力電器、老板電器、美的集團、蘇泊爾等在接連大漲之后,股價更突破歷史新高。但其中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如家電“白馬”龍頭股海信電器(600060)5月2日的停跌,就是一個顯著的警惕信號。
其進一步指出,美的集團、老板電器等作為近期A股市場漲幅較大的白馬股,“自家人”的減持可能意味著估值已不便宜。由此及彼,目前市場上的其他白馬股的股價漲幅如果大幅超過實際的業績增速,泡沫終究會到來!后市可能也面臨補跌的風險,對此,一定要多留個心眼。
其實,家電白馬股增減持互現僅是整個A股市場的一個縮影。中銀國際證券報告顯示,七年來A股市場減持顯著多于增持。從2010-2017年間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管增減持的情況看,減持金額累計接近7000億元,累計增持金額則僅略超2000億元。
報告稱,減持前半年平均漲幅最顯著,減持后一個月對股價的影響最大。增持前一個月平均跌幅最顯著,增持后三個月至半年股價的變動比較明顯。但整體看,增持對股價的影響遠遜于減持。
“從市值的角度看,流通市值越小則股東越傾向減持。流通市值500億以上的公司被減持的較少。同時市值越大,公司股東減持對股價的影響就越大,相對應的,市值越大,公司股東增持對股價的支撐也越大。”中銀國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