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股在馬不停蹄地發行,但IPO審核趨嚴的跡象也越發明顯。
1、近日,三度闖關IPO的香飄飄又被證監會發審會出具了“暫緩表決”的審核結果,而同日上會的另兩家企業,新東方新材料和寧波旭升汽車技術,首發申請雖然或通過,但仍需對招股書中的一些問題進行說明。
可見,發審委對IPO的審核日趨嚴格。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5月19日,已有24家企業的IPO申請未通過,超過去年全年的數量。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173家企業的IPO申請獲得了證監會發審委的通過,有24家未獲通過,還有3家取消審核,3家暫緩表決,通過率為85.22%.
而2016年全年,共有245家企業IPO獲得通過、18家被否、2家取消審核,整體通過率為92.45%。
不難發現,今年以來,IPO企業的過會率有所降低。隨著IPO發行速度加快的同時,監管層嚴控擬IPO企業的審核質量的態勢也已確立。
2、若算上主動撤回IPO申請的44家企業,今年的IPO過會率則更低。
據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主動撤回的44家企業情況不一:安排現場檢查的過程中,有11家企業申請撤回;在初審環節,初審會指出企業存在問題后,有6家企業主動申請撤回材料。
在IPO審核過程中,申請撤回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營狀況發生了較大變化,業績下滑顯著,這種情況占了多數;
二是會計核算規范性方面存在問題,比如有粉飾業績行為,通過關聯交易或者調節利潤,導致業績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
三是企業自身面臨個案訴訟等風險,也包括戰略調整、股權調整等潛在風險。
相關統計顯示,2016年6月以來,已有共計106家企業申請撤回并終止審查,且部分企業在現場檢查壓力和初審會提出問題后主動撤回,通過審核機制產生的實際否決率遠高于發審會否決率。
據了解,去年四季度,證監會對12家IPO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其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企業4家,日常審核發現重大疑點企業6家,貧困地區企業2家;今年3月,證監會啟動今年第一次現場檢查,對34家首發企業進行現場核查,其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企業14家,日常審核發現重大疑點企業11家,貧困地區企業9家。
證監會曾明確表態稱,在發行審核過程中,將重點關注在審企業是否存在“帶病申報”等問題,強化問核工作力度,從嚴審查、從嚴把關,堅決把不符合發行條件的企業擋在IPO大門之外。
3、因此,在今年的IPO審核中出現三大新變化:
審核提速、問詢細化、過會率下降。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證監會在IPO審核過程中關注重點包括嚴防企業欺詐發行、虛假披露等“帶病過會”行為。
同時,通過落實舉報、媒體質疑等方式來防范此類企業上市。
另外,部分企業通過關聯交易、放寬信用政策、調整折舊、壞賬計提以及人為壓低員工薪酬、廣告費等企業必要支出費用的方式來調整企業利潤,粉飾業績,這種行為也是證監會審核的重點。
4、梳理今年IPO闖關失敗的24家企業可發現,證監會在審核企業IPO的過程中,對企業這八大類問題非常關注:
持續盈利能力、規范運營、信息披露、會計核算、獨立性、募集資金及募投項目、主體資格以及是否存在商業賄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