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包括大連萬達,碧桂園,復星在內的中國房產巨頭已將目光投向了印度房地產市場。
以下為華爾街見聞不完全統計:
2016年1月,萬達集團與印度哈里亞納邦簽訂合作備忘錄,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在哈里亞納邦建設萬達產業新城,打造世界級綜合性產業園區。
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今年初透露,碧桂園正在商談印度的項目,“2017年印度也將會有項目落地。”
據《印度經濟時報》去年9月報道,復星國際計劃通過房地產私募股權平臺向印度房地產投資10億美元。
去年,華夏幸福下屬子公司與印度哈里亞納邦政府及哈里亞納邦工業和基礎設施開發有限公司(HSIIDC),在印度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進一步明確了合作區域,并約定采用PPP模式共同打造產業新城。
復蘇中的印度房地產市場
印度房地產市場自2012年開始進入了持續數年的蕭條期,但隨著房貸利率的下降以及政策利好的刺激,印度房地產終于迎來復蘇的曙光。
自從印度總理莫迪上任以來,就一直致力于擴大經濟適用房規模,從2015年的“人人有屋住”(Housing for All)計劃,到今年給予經濟適用房建筑商獲取獎勵、補貼、稅收優惠和機構融資的資格。
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里昂證券認為,印度政府為13億人口提供住房、提升收入和擔負能力的舉措,將在未來七年間為印度房地產市場帶來1.3萬億美元的投資浪潮。
在里昂證券看來,2018年-2024年建成的新屋將達到6000萬間,每年將創造200萬個工作崗位,并為印度GDP增長貢獻0.75個百分點。到2024年,社會保障性住房的數量將飆升70%至1050萬,這一數字遠遠高于高端房地產市場33%的增幅。
難啃的“大蛋糕”
印度房地產雖然非常誘人,但卻很是一塊難啃的“蛋糕”。
《金融時報》援引一家大型投資公司的亞洲區負責人稱,“對中國開發商來說,印度市場的誘人之處在于,這個國家的發展軌跡與中國類似,都有著伴隨中產階級崛起的巨大房產需求,以及城鎮化趨勢?!钡@位負責人也表示,印度市場比中國要更為復雜,特別是在拿地方面。
印度是土地私有制國家,大量農田集中在地主手中,征地過程及手續較為復雜。此外,各邦的情況也不盡相同,例如在孟買這樣的港口城市,大部分土地由政府和港務局所控制,而在浦那或班加羅爾等二線城市,土地主要由軍方控制。
據媒體報道,由于與當地政府在股權分配問題上存有爭議,萬達目前在印度的項目已經被凍結。目前萬達方面還未對此作出回應。
此外,當地市場的高庫存、地產行業融資難、當地建筑商缺乏執行長期工程的能力以及當地政府官僚作風可能導致項目拖延等問題都將給中國開發商進軍印度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