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hoice數據統計發現A股25家上市銀行去年實現1.327萬億的歸母凈利潤,幾乎占據了2.75萬億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半壁江山。就各家銀行的成長性而言,上市銀行業績增速“梯隊”基本未變,即城商行領先、股份制銀行居中、大型銀行墊底。
雖說“銀行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不過近日陸續披露完畢的年報顯示上市銀行凈利潤仍冠絕A股,銀行員工的平均薪酬也仍居高位,但是各家銀行之間的分化已經開始明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經歷了2015年的不良呈規模暴露后,去年銀行業整體資產質量惡化勢頭得以放緩。
具體來看,2016年歸母凈利潤增速最快的是寧波銀行、南京銀行、貴陽銀行居于前三位,分別為19.35%、18.01%和13.42%。而中國銀行和江陰銀行2016年業績出現負增長。其中江陰銀行表現墊底,2016年歸母凈利潤增速同比下滑4.49%,中國銀行凈利潤較上年下降3.67%。
除了利潤增長分化外,各家銀行的員工薪酬差異也非常巨大,其中國有大行的收入普遍低于平均值。
根據Choice統數據統計,25家A股上市銀行員工去年的人均薪酬為34.63萬元。其中,人均薪酬最高的是上海銀行,2016年員工人均薪酬高達47萬元。招商銀行與民生銀行也進入前三甲,員工人均薪酬分別為46.57萬元、44.66萬元。員工人均薪酬最低的是常熟銀行,人均薪酬不到20萬元,不及薪酬待遇最高的上海銀行人均收入的一半。而五大國有銀行員工人均薪酬均未超過平均數值。五大行24.75萬元的人均薪酬,較34.63的平均值低了近10萬元。
受互聯網金融的沖擊,近年來銀行裁員的新聞不絕于耳。不過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25家上市銀行的員工總數合計為221.7萬人,與2015年年底的221.02萬人相比基本持平。每家銀行人員增減存在細微差異,但是四大行員工總數卻在2016年一致出現下滑。據統計,2016年四大行員工總數較上年減少18824人。其中,建設銀行減少員工數最多,達到6701人,農行、工行、中行則分別減少6384人、4597人、1142人。
不良整體放緩 2017年不良率預計微增至1.8%
經歷2015年不良呈規模暴露后,2016年不良出現邊際企穩跡象。根據銀監會早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比上季度末下降0.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2年一季度以來,銀行不良率首次出現下降。
年報顯示,25家上市銀行中,去年有8家銀行不良率出現下滑,2家銀行不良率沒有增長,4家銀行的不良率增速在0.1個百分點內。整體來看,資產質量惡化勢頭得以放緩。具體來看,股份行2016年整體不良率仍呈上升態勢,而五大行生成率均呈放緩態勢。
在25家上市銀行中,江陰銀行以2.41%的不良率居最高位,五大行中的農行以2.37%的不良率緊隨自后。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和上海銀行這三家城商行不良率較低,分別為0.87%、0.91%和1.17%。
從不良率變化情況來看,吳江銀行不良率降幅最大,較年初下降了0.08個百分點;建設銀行、貴陽銀行不良貸款率均下降0.06個百分點。浦發銀行不良率攀升最快,較去年同期上升了0.33個百分點,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緊隨其后,不良率分別上漲了0.29個百分點和0.26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表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增長壓力依然存在,但不良貸款率增長速度會繼續放緩。據該中心預測,2017年不良貸款率可能小幅增長至1.8%左右的水平,考慮到下半年經濟增速可能出現放緩,也不排除不良率達到1.9%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