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四個月中國汽車發展速度比較慢,但是我認為今后若干年內中國汽車發展的速度,不會像2015年4%那么低,也不會像2016年14%那么高,而是應該在7%左右。”5月15日,在2017中國汽車論壇上海開幕式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董揚此言的背景是,中國車市整體失速。 繼第一季度中國汽車銷量增幅放緩之后,前4月銷量增幅進一步下降。5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會在京召開,其中數據顯示,前4月汽車累計銷量908.6萬輛,同比增長4.6%,較上年同期降低1.5個百分點,銷量累計增速持續回落至5%以下。
鑒于去年車市透支性高增長,今年年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車市增幅也較為保守,僅為5%左右,然而,此次增速低于預測值是否會對今年整體車市產生影響。
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年初,協會年增長率5%的預測值不會做出調整。整體來看,今年的增長速率還是會繼續維持在5%左右。”
無論是7%還是5%,可以看到今年中國車市的增速將趨于放緩。然而,是持續下降,還是穩步回升,目前下定論還為時尚早,但正是基于對車市預期的不確定性,車企紛紛在減庫存、加大營銷力度方面發力。當然,增速放緩必然導致部分車企銷量出現嚴重下滑。
其中,除去韓系、法系等品牌銷量下滑比較明顯之外,部分自主品牌也不能幸免。數據顯示,去年自主品牌銷量冠軍長安乘用車4月銷量僅為3.59萬輛,同比下降58.2%。
對于此次大幅度下降,一位長安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4月的銷量是長安汽車主動調整的結果。由于長安新車陸續上市,產能需要作出調整以及降低經銷商庫存,預計5月的銷量會有大幅度提升。”
然而,本報記者了解到去年年底長安高層人士曾表示對2017年車市增速放緩的擔憂,并制定179萬的銷量目標,相較于去年171.8萬輛微增4.2%,幾乎是所有自主品牌中增速最小的。要知道,去年長安汽車同比增長11.7%,而長安乘用車增勢更猛,同比增長高達27.6%。
但是從另一個維度看,長安的主動調整呈現出中國自主品牌此消彼長的態勢,其主要競爭對手吉利汽車4月銷量8.67萬輛,同比增長94%。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從產品生命周期來看,長安汽車處于產品回落期。同時,由于去年自主品牌表現強勢,今年在增速放緩的趨勢下,自主品牌進一步提升的難度依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