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7月29日至30日,第四屆中國中醫藥信息大會將在北京召開,中醫藥信息化是實現中醫藥振興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技術支撐,也是體現中醫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會議目標是加快信息技術與中醫藥事業融合,全面落實《“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和《中醫藥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加速推動健康中國建設。
藥飲片一直是不合格的重災區。25日,山東省曝光14批次藥品不合格,其中13批次為中藥飲片。標示為安國市彤康藥業有限公司、亳州市華云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公司生產的厚樸、紅花等12種中藥飲片1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性狀、檢查等。
中藥飲片行業發展迅速但亂象叢生。數據顯示,2006年中藥飲片在醫藥工業全行業中的銷售收入比重為4.02%,2014年上升到6.41%,2015年10月份達到6.59%。中藥飲片行業在我國醫藥工業中的市場和行業地位進一步加強。
隨著《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的實施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的落地,中藥飲片市場將進一步擴容。
不可忽視的,中藥飲片在種植、加工等環節有許多不規范之處,導致中藥飲片質量堪憂。據39醫藥君統計,今年2月至今,短短5個月的時間,國家食藥監總局先后11次曝光了366家中藥企業410批次中藥飲片存在質量不合格問題,產地多為安徽、河北、四川、廣西等。
在CFDA發布的不合格產品通告中,中藥飲片是重災區。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源于中藥飲片行業規范化生產時間不長,行業存在散小亂等狀況,資料顯示,行業內超過70%的企業年營收都低于1億元,此外,大多企業都由傳統手工作坊轉變而來。這些企業落后的生產和管理辦法、炮制工藝,倉儲運輸、包裝以原材料質量上大多都存在問題。
隨著多個促進中醫藥行業發展文件的出臺,預計未來中藥飲片行業收入將持續高速增長,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藥飲片加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分析指出,2016年中藥飲片加工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983億元,未來五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5.6%,2020年中藥飲片加工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3541億元。
在處于高速發展的時代下,如何監管中藥飲片的質量問題,需要相關部門的不懈努力以及行業的自律。
山東省曝光14批次不合格藥品名單(2017年7月25日)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中藥飲片成藥品質量重災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