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國保監會公布針對中資保險公司籌備組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公司開業驗收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的最大看點在于對股東和高管的實質性約束進一步加強,明確籌建期間股東不得轉讓或變相轉讓股權。另外,保監會將對高管進行跟蹤評估,保險行業職業經理人評價體系也會逐漸落到實處。
《通知》表示將從四個方面嚴格開業驗收工作,預防公司管控不到位、經營激進、治理失效、資本不實等風險:
一是加強對籌建規劃落實情況和公司章程有效性的審查。公司治理、高管團隊、經營規劃等方面與籌建申請材料嚴重不符或與監管導向嚴重偏離的,將責令限期整改。二是加強股東資質穿透性和入股資金真實性審查。要求股東提供詳細資金來源說明及證明材料,對于出現財務狀況惡化、實際控制人變更、關聯關系變化等情形的,將進行追溯核查,并采取相應監管措施。同時,明確籌建期間股東不得轉讓或變相轉讓股權。三是增加面談考核,強化責任落實。擬任董事長、總經理、高級管理人員等需對面談考核內容簽字確認,保監會進行跟蹤評估,落實情況納入保險行業職業經理人評價體系。四是完善驗收標準,強化長效監管。進一步細化驗收評估內容,建立驗收評價機制,并將公司發展規劃、產品投資、公司治理的落實情況與分支機構準入掛鉤,倒逼公司提高合規水平,構筑風險防范的長效機制。
記者注意到,《通知》落款時間為6月22日,自發布之日起實施,中資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自保公司、相互保險社開業驗收參照執行。可見此次監管之力度及時效,2015年開始各行業資金蜂涌保險業,排起200余牌照長隊,但此《通知》一出業內人士預測超半數申牌公司或許就不用再排隊了。
“很多排隊審批牌照的公司都是有瑕疵的,根本不符合保監會《通知》要求,預計此次新文件一出,將有過半數公司不用再排隊等牌照審批了。”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6月21日,愛心人壽獲批開業,一位接近愛心人壽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保險公司開業驗收較之前嚴格很多,在正式下發《通知》之前就有所體現,愛心人壽此次開業審批又按照《通知》補充了很多資料。
“拿牌照本身就是件恐怖的事情,規規矩矩做兩三年才能拿到,中間經歷的波折可想而知。最終能拿到現在來說也是幸運的,奔波兩三年最終拿不到牌照或直接不予批籌的也有。”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企業發展充滿荊棘,夕惕若厲,還要有些運氣。”
以2016年分界,保監會不予批籌的保險公司數量有上升趨勢,根據本報記者統計,2011年神力財險、安農農業2家公司被否;2012年三鍵人壽、大愛人壽2公司碰壁;2013年金色人壽與保險無緣;2014年天倫人壽、國開財險2公司無緣面世;2016年科暢財險、欣安人壽、陽光盛世財險、北方人壽求牌受阻;今年時間過半,已經有正佳人壽、福泰財險、福康人壽、中阿人壽等公司被拒。
事實上,針對新公司已經有不少規范出臺。2016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保監會發布《中國保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人身保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即業內統稱的113號文,文件要求2017年1月1日以后開業的人身保險公司,自開業之日起一年內應開展普通型人身保險業務,開業滿一年后根據公司經營管理能力逐步開展其他類型的保險業務。這意味著,以此分界,新成立的壽險公司發展路徑將與之前幾年成立的險企路徑完全不同。像有些公司成立短時間內借萬能險迅速上位,實現資產驅動負債的現象將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