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17日在北京列出一組數據:截至目前,中國民用遙感衛星數據分發量累計超過1000萬景,衛星應用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據中國新聞網4月17日消息,當日,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在北京發布《2017中國高分衛星應用國家報告》,展示中國衛星遙感應用的成就。
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已實施6年,由國防科工局牽頭組織。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說,其間發射了高分一號高分寬幅、高分二號亞米全色、高分三號1米雷達、高分四號同步凝視等多顆衛星。
“涵蓋不同空間分辨率、不同覆蓋寬度、不同譜段、不同重訪周期的高分數據體系基本形成。”童旭東說,該數據體系與其他民用衛星遙感數據相配合,為高分遙感的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童旭東舉例說,2016年8月應用“高分四號”衛星制作的臺風妮妲觀測高清云圖,兼具高空間分辨率和高時間分辨率,清晰觀測臺風眼區結構及其變化情況,支撐決策少轉移幾十萬人。
專家認為,中國衛星應用正在邁入“快車道”,比如衛星電視直播用戶突破7000萬,“北斗”終端持有量達到400萬余套。“今年我們將大力推動衛星應用與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田玉龍說。
童旭東也表示,后續將進一步發揮高分專項的科技引領作用,不斷提升數據產品的質量和快速獲取能力,進一步促進高分衛星應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實施。
記者還獲悉,中國將在9月下旬發射“高分五號”,該顆高光譜衛星將主要應用于大氣觀測,使高分數據體系更為完備。
另外,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還透露,今年年底將實施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完成我國首次從月球采樣返回的重大使命,屆時該運載任務將由長征五號火箭承擔,除了嫦娥五號任務外,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還將承擔把實踐十八號試驗衛星送上太空的任務。此外,還將有空間科學衛星、新型遙感和通信衛星等多發任務實施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