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北方農村供暖基本以散煤為主,農村地區是推進清潔取暖、防治大氣污染難度最大的區域。針對這一問題,目前各地政府主要是按照“分戶供暖”的理念,通過農村家庭壁掛爐改造,實現清潔供暖。
深圳市海頓熱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國利表示,隨著天然氣管網建設的完善以及“分戶供暖”理念的普及,未來壁掛爐行業有望迎來快速增長期。
除了北方農村的清潔供暖對壁掛爐需求較大外,近年來南方供暖需求的涌現對壁掛爐的需求也呈迅速增長態勢。
丹佛斯自動控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胡偉表示,“一直以來長江流域是非集中采暖區,采暖'基本靠抖’,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舒適度的要求提高,長江流域的獨立采暖系統增長極快,這從中國壁掛爐的銷量增長上就能夠看出。”
另外一家壁掛爐生產企業廣州迪森家居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也很看好南方市場,該公司總經理黃博告訴記者,公司未來計劃從北方市場向南方市場拓展。
在傳統集中供暖方面,雖然相比散煤取暖,污染程度已經大大減少,但是隨著大氣污染防治標準的提高,集中供暖系統也向天然氣鍋爐、多能互補等方向發展。
2017年4月1日北京市開始實行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對氮氧化物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市新建鍋爐執行3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限值;對位于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的在用鍋爐,北京市執行80毫克/立方米排放限值。
在利雅路熱能設備(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司卡平(Gabriele
Scapin)看來,縱觀全世界的大氣污染排放標準,中國目前執行的標準可以說是最嚴格的,這體現了中國政府治理大氣污染的決心,同時也對天然氣鍋爐、燃燒器等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預計,未來5-6年,相關產品高速發展的勢頭還將得到延續。
從熱源角度看,僅僅依靠天然氣這一化石能源對于清潔供暖是遠遠不夠的。胡偉告訴記者,在整個大哥本哈根地區,化石能源的用量只占到總能源消耗的30%左右,生物質能占到了40%到50%,此外還有風能、太陽能等。
目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也在積極推動多能互補示范工程。在多能互補供暖系統集成方面,國內部分企業也正在積極探索。萬和電氣熱能科技拓展中心總經理王柱小表示,2013年萬和電氣就推出了多能互補供熱系統集成的標準圖集和應用技術指南,目前推廣情況不錯。比如在河北的農村住宅就做得很好,優先使用太陽能,太陽能不足的時候用熱泵蓄熱,再不足的部分用燃氣加熱,整套系統能耗大大降低,大概僅相當于傳統能源的30%左右。
2017中國供熱展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的暖通行業專業展覽,覆蓋供熱節能、新能源供熱、區域能源、智能控制、建筑給排水和舒適家居等多個領域,是中國供暖及關聯行業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