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錨定全年發展目標任務,加力提升宏觀政策效能,持續攻堅破解難題,下更大力氣抓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要更加注重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效。
在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的第二天,國務院常務會議立馬召開并部署抓落實。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部署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會議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演進,要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規?;虡I化應用,充分發揮我國產業體系完備、市場規模大、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推動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創新帶應用、以應用促創新的良性循環。
近段時間,多部門加快部署“人工智能+”相關政策。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負責人曾在多地調研人工智能工作,并表示研究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賦能新型工業化的思路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在7月31日召開的2025年上半年發展改革形勢通報會上提到,要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走深走實。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劉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正以“技術—經濟”范式變革的力量,重塑經濟增長的底層邏輯。中國在AI場景應用及技術創新方面的優勢,將向產業競爭力方向逐步轉化。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表示,“人工智能+”行動的核心在于將技術創新與規?;瘧媒Y合。就像互聯網從實驗室走向千家萬戶,人工智能也需要通過“政府與國企示范引領”打開應用場景,形成“創新—應用—再迭代”的良性循環。
會議還提出,要著力優化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強化算力、算法和數據供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構建開源開放生態體系,為產業發展壯大提供有力支撐。
個人消費貸與服務業經營貸同步貼息
會議部署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
所謂貼息,就是對貸款利息進行“補貼”。會議認為,對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進行貼息,有利于通過財政金融聯動的方式,降低居民信貸成本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更好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市場活力。
今年3月,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曾“劇透”,中央財政擬通過財政貼息的方式,引導帶動信貸資源支持消費市場穩健發展。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日前撰文稱,綜合運用超長期特別國債、貸款貼息等政策工具,推動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本次貼息政策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提振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要發力點。今年以來,在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推動下,國內消費市場回升向好,但恢復的態勢并不穩固,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仍然較為疲軟。
貼息政策從“個人消費”和“服務業經營主體”供需兩端發力。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分析,對居民個人而言,可以減輕消費支出壓力;對餐飲、家政、養老服務機構等服務業經營主體而言,可以降低融資成本,有助于其擴大經營規模、增加服務供給。
今年以來,著眼于加大對消費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金融管理部門多措并舉:引導金融機構調整個人消費貸款政策,提高貸款額度、延長貸款期限,優化產品體系和服務模式;多部門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大對服務消費重點領域信貸支持。數據顯示,二季度末,不含個人住房貸款的消費性貸款余額達21.18萬億元,同比增長6%,增速慢于整體貸款增速。
“在當前形勢下,金融對于提振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更關鍵的還是財政政策?!被涢_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表示,比如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消費回升的背后是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支持;當前財政與金融的協調,以財政為主,金融政策為財政政策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作為財政和金融政策協同聯動的重要方式,貼息政策有其獨特優勢。羅志恒表示,貼息政策不僅可以降低企業和居民部門融資成本,還可以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和撬動作用。
會議要求,要抓好貼息政策組織實施,加強部門協同,簡化辦理手續,推動政策盡快落地,同時嚴格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財政資金用好用到位。
關于貼息政策的落地實施,曾剛建議,銀行業應精準對接需求,擴大政策覆蓋面。比如,針對個人消費端,梳理購車、家電、文旅等重點消費場景,設計匹配的貼息貸款產品,明確貼息后利率、額度、期限等核心要素,簡化申請流程,降低居民獲得信貸的門檻;針對服務業經營主體,聚焦餐飲、家政、托育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主動摸排融資需求,尤其是對暫時存在資金困難或有擴張計劃的企業,提供貸款支持。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