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利好扎堆出現!
據央視新聞29日晚間報道,當地時間6月28日,德國總理默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受地區安全形勢的變化,在剛剛結束的北約峰會上,北約成員國作出了歷史性的決定,未來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用于國防,德國將支持北約這一決定,此外,歐洲國防工業之間的合作也應該加速推進。
據北約官網消息,在海牙舉行的2025年北約峰會上,北約成員國承諾到2035年每年將GDP的5%投資于核心國防需求以及國防和安全相關開支。此前的2014年,北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同意將其國家GDP的2%用于國防開支。這一增幅可謂巨大。
軍費將暴漲
當地時間6月28日,默茨在前往位于波茨坦的德國聯邦國防軍作戰司令部時表示,除了現代化的裝備,德國聯邦國防軍還需要高效的領導結構。
默茨當天在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受地區安全形勢的變化,在剛剛結束的北約峰會上,北約成員國作出了歷史性的決定,未來將GDP的5%用于國防,德國將支持北約這一決定,此外,歐洲國防工業之間的合作也應該加速推進。
默茨表示,24日,德國公布了財政預算草案,宣布將在未來幾年內大幅增加國防開支,本屆德國聯邦政府將大力推動國防事業發展。默茨稱,強大的武裝力量不僅需要資金、現代化的武器系統和裝備,還需要有效的指揮結構,德國需要一支能夠應對新安全現實的現代化聯邦國防軍。
據北約官網,在海牙舉行的2025年北約峰會上,北約成員國承諾到2035年每年將GDP的5%投資于核心國防需求以及國防和安全相關開支。到2035年,他們將根據商定的北約國防開支定義,每年至少分配GDP的3.5%用于核心國防需求和實現北約能力目標。北約成員國同意提交年度計劃,展示實現這一目標的可靠、漸進途徑。
2014年,北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已同意將其國家GDP的2%用于國防開支,以幫助確保北約持續的軍事準備。預計到2025年,所有盟國都將達到或超過峰會前設定的目標,即國防投資至少占GDP的2%,而2014年只有三個盟國實現了這一目標。過去十年間,歐洲盟國和加拿大穩步增加了國防投資總額,從2014年占其總GDP的1.43%上升至2024年的2.02%,他們在國防上的投資總額將超過4850億美元(按2021年價格調整)。
軍工板塊能否持續演繹?
其實,除了北約之事外,軍工板塊周末還有兩大驅動因素發酵:
一是當地時間6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戰報稱,在過去一天中,俄軍已經控制頓涅茨克地區的新烏克蘭卡定居點。此外,俄軍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和無人機對烏克蘭軍工設施以及煉油廠發起了大規模攻擊。
二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此前他一直在研究取消對伊朗制裁的可能性,但看到伊朗方面的聲明(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指責特朗普“夸大”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效果)后,他立刻放棄了所有關于解除制裁的工作。在當地時間27日舉行的白宮記者會上,特朗普說,如果情報顯示伊朗有能力將鈾濃縮至軍用級別,美國將“毫無疑問”再次轟炸伊朗。
其實,在北約涉及上述之“5%”的動議之初,A股市場的軍工板塊就有不錯的表現。再加上俄烏局勢依然不穩,以伊沖突還有變數,國內閱兵的預期也在發酵當中。軍工板塊可以說利好不斷。
從行業趨勢來看,軍工板塊近三年呈現震蕩下跌趨勢,訂單落地和業績兌現不及預期是主要影響因素。中泰證券軍工研究認為,軍工板塊正步入新一輪裝備放量周期。此前的2022年二季度至2024年四季度,訂單落地和業績兌現不及預期導致板塊震蕩下行;自2024年四季度起,傳統賽道(導彈及航空)以及新域新質賽道(無人機和水下)新增訂單加速釋放。 業績短期承壓但前瞻指標回暖:在需求萎靡、去庫存、審價等多重因素作用下,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軍工板塊整體業績承壓、盈利能力進一步下探。
從資金層面來看,來自華福證券的數據顯示,上周被動基金規模及杠桿資金均相較此前一周略有提升,考慮到軍工行業2025年的強需求恢復預期及確定性,看好后續資金面進一步優化。估值層面,截至6月27日,從申萬軍工指數五年維度看,當前市盈率TTM(剔除負值)86.67%倍,分位數86.67%,疊加2025年行業基本面強恢復預期,當下時點軍工板塊具備較高配置價值比。
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據英國《觀察家報》分享的數據,自2022年以來,英國四大銀行——巴克萊銀行、勞埃德銀行、國民西敏寺銀行和匯豐銀行,為國防公司提供的融資額增長了五分之一。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