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發文表示,以色列和伊朗已完全同意全面停火。
特朗普在帖文中給出了?;鹇肪€圖 :?;饘⒃凇凹s6小時后”啟動,屆時雙方將結束并完成“正在進行的最后任務”。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被設定為“12小時”的休止符——?;鹌跐M,這場持續了12天的激烈沖突將被視作正式落幕。
更為關鍵的是他透露的“正式流程”: 由伊朗率先啟動停火;進入第12小時,以色列緊隨其后;待到第24小時,這場戰事便將宣告終結,迎接“世界致意”。特朗普特別強調,在每一段停火期間,另一方都將恪守“和平與尊重”。
市場往往是最先感知風向的。 幾乎與這則消息同步,亞太交易時段甫一開盤,資本市場便給出了敏銳反應:WTI原油期貨應聲下跌5%,納指期貨小幅上揚0.3%,避險資產現貨黃金也回落0.3%。
這波震蕩并非無跡可尋, 早在前一日,當伊朗對美國駐卡塔爾基地發動報復性打擊時,市場的緊張情緒已悄然松動。襲擊的烈度遠低于投資者最壞的預期——它并未如市場所憂,演化為對霍爾木茲海峽這一全球石油咽喉(承擔著約五分之一的海運石油貿易)的直接封鎖或干擾。襲擊后美油一度暴跌4%的走勢,恰恰反映了這種“擔憂落空”后的回調。
更值得玩味的是這場“報復”本身的細節。 轱轆慧注意到,伊朗的打擊目標選擇了一個“空無一人”的美軍基地,行動前更是不尋常地“提前發出了大量警告,并關閉了領空,還提供了躲避指引”。這一系列動作,宛如一場精心編排的劇本。
伊朗此舉,既在國內完成了“必須回應”的姿態,又在國際上巧妙地避開了最危險的雷區——霍爾木茲海峽。換言之, 德黑蘭在挽回面子的同時,似乎也為局勢的降溫預留了空間,無意將沖突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