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訊:近期,市場出了很多制度性的改革,今天統一做一個梳理。
6月20日,《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有四條重要內容:
第一,擬取消重組上市認定標準中的“凈利潤”指標;
第二,擬將“累計首次原則”的計算期間進一步縮短至36個月;
第三,擬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資產在創業板重組上市;
第四,擬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
此前規定創業板不能借殼,所以很多創業板個股股價就是一路向南不回頭。此次新規,打破了這個緊箍咒,所以創業板殼資源,大部分是跌無可跌的垃圾股,迎來報復性反彈,這是在情理之中。但是長期來看,在注冊制的大背景下,注冊制勢必將持續壓制殼資源的價值。
所以整體來看,此次新規是為目前市場中業績較差的公司提供了一個良性的退出通道,同時科創板的上市也對創業板提供了一定的估值溢價,所以創業板殼資源的短期反彈會很可觀。
不過,并購重組新規倒是給一些投行業務能力較強的券商提供了業務空間,不管誰借殼,都要經過券商,這也是券商持續強勢的原因之一。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券商行業并購重組業務收入占總營收的5%左右。從2018年10月并購重組松綁以來,并購重組上會數量持續改善,過會率也在持續回升。此次并購重組新規,將繼續對券商,尤其是頭部券商帶來業績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