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訊:2015年股市大跌之后,股指期貨、券商外部接入、并購重組、再融資、游資全面收緊!2018年A股更是全年走熊,不斷新低,股權質押、商譽爆雷一個接著一個。
從2018年年底開始,并購重組、游資、券商系統外部接入開始逐一放開,但是截至到目前為止綁在A股身上的還有股指期貨和再融資兩大束縛,既然要尊重市場,索性全部放開,讓市場自己決定!4月3日,盤中再次傳來重磅消息,一個是再融資松綁,另外一個是股指期貨松綁,在這兩大利好消息的加持下,本來還猶豫不斷的A股一口氣沖破3200!
再融資松綁,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企業來說,IPO就是用來融資的,IPO沒融夠咋整,那就再融一次,這就是所謂的再融資,再融資的方式很多,比如定向增發、配股、可轉債,在A股市場中再融資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定向增發!2017年2月份,管理層發布再融資新政,對于再融資的定價方式、融資規模、融資間隔全部都做了嚴格的限制,導致2017年再融資規模急劇下降,2018年繼續下滑。根據新時代證券的數據,2018年再融資一年期的定增規模下滑了59%,剔除農行1000億的三年期定增同比規模下滑了85.4%,再融資的路幾乎已經走不通了。
資本市場最基礎的功能是什么?那就是投資和融資,再融資的渠道被堵死了,這也就意味著,資本市場最基礎的功能已經喪失了一半。一些企業再融資這種低成本的融資道路走不通了,那么接下來只能采取其他方式融資。比如股權質押,參照中登數據,截至2018年10月19日,兩市共有3485只個股涉及股票質押,占A股全體3554只個股的98.06%,幾乎無股不壓,這樣做的后果就是股票下跌,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面臨爆倉,被強平之后股價繼續下跌!
直接融資融不到錢,那就只能發債借錢,錢還不上就得違約,2018年信用債市場出現大規模違約,總共涉及165只債券,規模達到1506億,比前4年規模的總和還要多!能發債的算是已經很不錯了,有些上市公司竟然出現了借高利貸!這一次,管理層試探給再融資松綁,其實就是為了恢復資本市場最基礎的功能!但是,這樣做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弊端,特別是在A股當中,上市公司亂象比較多,一放開就有可能進行利益輸送,這一次重新放開,重點就要對這些公司做好監管!
股指期貨松綁 做空勢力要來?除了再融資松綁消息傳出來之外,還有股指期貨松綁!一提到股指期貨松綁,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利好,是利空,做空勢力要來了,2015年之后,股指期貨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直接把股指期貨和做空畫上等號。2015年因為股票下跌,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股指期貨,認為是有人惡意做空導致,2015年7月2日夜里,就有消息聲稱管理層要“限制做空”、“查處空頭”,第二天一開盤,股指期貨大漲,大家終于松了一口氣!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A股卻開始大跌,7月3日A股一開盤就直接下跌,大盤盤中跌幅一度超過7%,個股更是慘不忍睹,2119只股票下跌,而當時正常交易的股票才2257個,也就是說當天93%的股票都跌了,其中跌停的股票就達到1423只。
原因就在于,股指期貨從本質上來說是一些大資金進行風險對沖的工具,他們在現貨市場上買了股票,害怕股票下跌,所以在期貨市場上做了對沖。比如阿爾法套利,他們A股市場上買入一些股票,然后在期貨市場上做空股指期貨,從而規避指數下跌的風險去賺個股跑贏指數的收益。突然間,股指期貨市場不能對沖了,這個時候他們只能在現貨市場上瘋狂砸盤,進行拋售,因為大資金的盤子比較大,如果不能對沖,總不至于這么大的盤子讓風險直接裸露吧!一些做貝塔套利的人得也用期貨市場進行對沖。
所以這一次對于股指期貨市場放開來說,本質上是好事,因為一個市場只要能做多,就必須也能進行做空,市場定價從來都是在多空雙方的博弈當中定價的,這樣才能防止市場大起大落,定價更為合理。
如果僅僅只依靠一方的力量,最初怎么漲上去的,最后還得怎么回來!不僅如此,股指期貨松綁之后,一些大資金因為有了對沖的工具,他們才敢在現貨市場進行買入!根據鳳凰金融的報道,目前國內對沖基金私募經理人已經達到7000多家,在管理的規模上看,這些私募經理人運籌資金也達到了1億萬,如果股指期貨放開,也有望徹底激活這部分資金,有助于增量資金的入場!
最后,所有該放開的都放開之后,那么A股將進入一個極度寬松、幾乎沒有摩擦力的環境!趁陽光正好、春暖花開,享受來之不易的上漲,且行且珍惜!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