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低于預期。此前,中汽協預測2018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987萬輛,同比將增長3%。這也是汽車銷量自1990年以來,首次年度下降。
另一方面,1月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今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基本面的重大轉折,疊加扶持政策的強力推出,汽車板塊今年將迎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汽車處于成長向成熟期過度階段,表現的特征是增速下行、保有量增長、產能開始出現過剩。這次下降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經濟周期、政策周期、產業周期三個疊加。展望2019年,不考慮國家對汽車行業刺激政策,預計車行業銷量在2700萬輛上下波動。
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將進入自主品牌激烈競爭的分化時期,國內整車龍頭依靠技術優勢、強大的降價能力和廣泛的市場基礎將呈現強者恒強;處于競爭劣勢的中小整車企業逐漸退出市場或被龍頭整車吞并。傳統汽車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受益;而另一方面,國內新能源汽車持續高速增長,電動化、智能化加速推進。
在新的基本面下,整車和零部件投資策略應如何調整?
整車具備周期性,新產品周期帶來業績改善非常明顯,所以整車看新產品研發能力和產品周期。我們選擇具備較強模塊化研究能力的企業,比如品牌中大眾、日系、上汽自主、吉利;高端車品牌寶馬、特斯拉等。從邊際改善的邏輯看,長安福特迎來新產品周期。現在零部件估值相對更具備優勢,機會是電動化、智能化、電子化。需要選好優質賽道,比如:車燈、車機、新能源三電系統零部件。
2019年新能源車板塊投資機遇如何?
新能源車方面: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近120萬輛,超過市場100萬輛預期。2019年將是國內新能源市場化的重要年份。從車型規劃來看:傳統車企和互聯網造車新勢力蔚來、拜騰等2018年起發力明顯,傳統車企產品力的代表包括上汽、一汽大眾、奧迪等品牌有望成為熱門車型。
2019年將成為新能源車型真正走向私人消費市場的關鍵年份。機會主要集中在行業中游,成本低、需求大。新能源汽車受到政策催化、技術進步等因素影響很大。補貼政策加速退出,產業鏈盈利有壓力,但是下游需求很好,所以收入端增速應該不錯,關注電池材料等中游環節,尤其是進入全球電池龍頭供應鏈體系的企業。
新的汽車產業扶持政策如何發力?
過往歷史看,汽車刺激政策,在乘用車方面主要是購置稅優惠政策、汽車下鄉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補貼;在商用車方面主要是黃標車淘汰補貼、重卡查超載等。從歷史數據來看,消費刺激對汽車消費影響非常大,2015年汽車銷量同比增速,從購置稅政策前三季度的-2.4%,到之后的四季度提升到15.8%。但是,隨著汽車保有量基數越來越大,政策的邊際影響越來越小,2019年如果有新的刺激政策,在同等力度下,影響肯定是大幅降低的。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
股票軟件論壇有哪些 最受歡迎的是哪個?(干貨)
股票-關于長城汽車財務數據的一些思考!
股票|“深市之王”海康威視的艱難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