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醫藥反腐風暴等因素影響,醫藥板塊接連重挫。
8月2日,醫藥板塊再度下跌,康辰藥業、司太立、哈三聯等近10只個股下跌超5%,恒瑞醫藥、藥明康德、片仔癀等機構重倉股也普遍下跌,當天申萬醫藥生物指數跌幅為1.38%,指數點位再創階段新低。
多位受訪基金經理表示,醫療反腐為常態化工作,雖然短期對板塊估值有所壓制,但并不會長期影響行業需求,且有望扭轉醫藥行業重銷售、輕學術的現狀,促使創新性產品脫穎而出。當前醫藥行業整體股價、估值處于底部位置,半年報業績也呈現出明顯的恢復趨勢,無需過度悲觀反應。
反腐風暴席卷醫藥板塊
持續回調的醫藥板塊近日再遭重挫,自7月31日以來,醫藥板塊便接連下挫。截至8月2日收盤,港通醫療近三個交易日大跌超20%,恒瑞醫藥、人福醫藥、貝達藥業等多只個股下跌超10%。
受整個板塊回調影響,醫藥主題基金也集體遭遇重挫。據Wind數據統計,7月31日和8月1日兩個交易日,累計跌幅前20的基金中有16只是醫藥基金,其中8只基金下跌幅度超5%,部分產品的跌幅已經近10%。
市場普遍認為,近期醫藥板塊的大跌,與監管部門接連發出的醫藥反腐強信號密切相關。7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召開動員會,部署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在稍早前的7月2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報道,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門聯合召開視頻會議,部署開展為期1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
光大保德信基金指出,此次醫療反腐的會議是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起,級別較高,預期后續的力度相比往年會加大,短期可能對板塊估值有壓制,或是增加高銷售費用率和高市場推廣費用占比的公司的風險。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已經牽涉其中。7月30日,賽倫生物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范志和因涉嫌職務犯罪被實施留置并立案調查;7月初,衛寧健康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周煒因涉嫌行賄罪被立案調查及實施留置;此外,漢王藥業因銷售費用問題倒在了IPO路上,2020年至2022年,漢王藥業銷售費用均接近3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近四成。
但也有基金經理認為,反腐已經是醫藥行業的常態化動作,板塊大跌是市場的過度悲觀反應。
匯添富基金指數與量化部副總監、醫藥ETF(159929)基金經理過蓓蓓指出,醫藥反腐并非近期才有,在醫藥企業內部已開展多輪,多數龍頭上市藥械企業已形成了相對符合要求的銷售管理系統。融通健康產業基金經理萬民遠也表示,自2012年十八大以來,幾乎每年都會出臺針對醫療領域腐敗整治的政策,每年也都會有大案要案見報,本次醫療反腐行動,其實自年初就已經開始。
基金經理:反腐不會長期影響行業需求
那么,此次反腐風暴對醫藥板塊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是利空還是利好?是短期情緒沖擊?還是長期產業發展的轉折?
萬民遠指出,市場容易將醫療反腐與此前限制“三公消費”沖擊白酒行業進行類比,但他認為,兩者有本質區別,醫療反腐并不會長期影響行業需求。
他指出,醫療需求具有很強的剛需屬性,不管是藥品、耗材、設備還是診療需求不會因為反腐消失,即使短期因為反腐力度過大導致波動,一般也會迅速恢復。以2012年為例,當年醫療反腐是歷年力度最大的一次,醫藥板塊只有1個季度受到短暫影響,之后迅速恢復正常并回補需求,預計本次也不會例外。
光大保德信基金從業績和估值兩個角度,具體分析了醫療反腐對醫藥板塊的影響:
從業績影響來看,和集采壓縮企業出廠價不同,長期醫療反腐會降低企業多余銷售費用,促進公平競爭?;仡櫳习肽辏t療反腐力度已經很大,但上市公司的業務上半年受反腐的影響目前看起來相對有限,該情況也可以作為預計下半年持續的醫療反腐對上市醫藥企業業績的影響的參考因素之一。
從估值上看,醫藥板塊的估值仍在較低的位置,與前兩年集采情緒發酵之時醫藥普遍高估值也不同。因此,醫療反腐對業績和估值層面的影響或遠小于集采,短期可能對板塊估值有壓制,從長期來看可能對輔助用藥及同類替代品較多的產品放量有影響,真正有臨床治療價值、格局好的藥械產品有望提升份額。
“短期來看,本輪反腐將打擊、清退部分運營不合規的企業,但對合規較嚴格的龍頭藥企和械企來說影響有限;長期來看,醫藥反腐有望進一步扭轉醫藥醫療行業重銷售、輕學術的現狀,減少不合理競爭,促使真正具有創新性的產品脫穎而出,利好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過蓓蓓總結道。
可通過兩種方式逢低參與
綜上可見,市場對于醫療反腐的看法并不完全悲觀。反映到資金面上,根據交易所數據統計,醫療ETF(512170)7月份額凈增41.62億份,份額增量在全市場451只行業主題ETF中高居首位,此外,創新藥ETF(159992)的規模在8月1日突破100億份,可見市場資金對于醫療板塊的后市仍有信心。
多位基金經理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醫療反腐為常態化工作,當前醫藥行業整體股價、估值處于底部位置,而半年報業績呈現出明顯的恢復趨勢,無需過度悲觀反應。
萬民遠指出,自2021年5月見頂以后,醫藥板塊已經經歷了長達2年多的回調,目前處于底部位置,不必過度悲觀。
萬民遠認為,目前醫藥板塊處于偏底部位置,行業PE估值處于近5年低位,從基本面來看,今年行業將充分出清新冠受益的基數問題,看好未來幾年醫藥行業EPS和PE雙擊的機會。綜上所述,萬民遠判斷,醫療反腐帶來的情緒沖擊或為投資者提供了加倉的機會。
華寶醫療ETF的基金經理胡潔表示,從已公布的半年報業績預告的情況來看,部分醫療相關公司的業績呈現出明顯的恢復趨勢。如魚躍醫療、開立醫療等醫療器械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告均在50%以上,美年健康上半年業績預告也實現了扭虧為盈,幾家以海外訂單為主的頭部CXO公司預計訂單量將獲得增長,利潤也有望呈現較高增速。
那么,普通投資者應該如何參與醫藥板塊,過蓓蓓給出了兩點建議:
一是可以“中西”結合、資金分批入場的方式進行投資。所謂的“中西結合”,一方面指A股和美股的中西結合,另一方面也指中藥和西醫藥領域投資的結合。在當前醫藥行業主線不太清晰的行情下,做一個全球醫藥資產的組合配置,能夠有效補充A股醫藥投資;而中藥和生物藥等西藥領域,也存在互補性,尤其是當前存量博弈的市場上,做個搭配體驗會更好一些。
二是注意把握補倉的節奏。目前醫藥處于相對低位,但具體低位調整的周期有多長,難以確定,“越加越跌”持續多次之后,容易打擊信心。投資者可以結合自己的資金情況,做個簡單規劃來把握加倉的節奏,避免“把子彈一次性打光”,同時能鎖定相對較低的入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