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6月29日訊:6月23日,沽空機構Bonitas發布報告,質疑波司登財務造假、虛假交易等問題,并指出短期內波司登股票的最終價值為0.00港元,即一文不值。受此消息影響,6月24日上午,波司登股價一度下挫逾20%,市值蒸發約60.97億港元。隨后波司登在當日11時16分緊急停牌,針對做空報告發布澄清公告予以否認,同時進行正面回應,并稱沽空報告內容虛假,具有誤導性。
Bonitas對波司登的做空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好在波司登第一時間予以回應,并提供了大量證據應對沽空機構的“欺詐、腐敗”指認,為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截至6月25日,波司登股價上漲15.03%,至1.99元/每股,離跌前的2.28元/每股拉近不少,公司市值回升至212.87億元。
6月26日,不死心的沽空機構Bonitas二次“狙擊”波司登,再次指責波司登在女裝項目收購上說謊。隨后波司登否認所有指控,并披露了更多交易細節,其認為Bonitas的報告具有誤導性、偏見性、選擇性、不準確及不完整陳述以及毫無根據指控及不負責任猜測。
“戰火紛飛”的背后,多家國內券商迅速跳出來“力挺”波司登,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東方證券、東吳證券、東泰證券等紛紛發聲,尤其是中信證券,6月26日發表研報,首次覆蓋波司登,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2.84港元(對應2020財年25倍)。
波司登,對于國內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并不陌生,其作為中國羽絨品牌的代表企業之一,自1995年就坐上了業內頭把交椅的位置,并在2007年登陸港股,成為“羽絨第一股”。
隨著品牌老化和電商沖擊,再加上波司登的國際化擴張戰略——2007年上市后波司登一直在擴充非羽絨服業務,進行了大量的品牌收購,并在英國倫敦等地開店進行全球化擴張,背負了沉重的成本負擔。2013財年起,波司登出現業績下滑,2014財年其凈利潤更是大幅下滑超過80%,隨后出現大范圍的關店潮。可以說,2015年到2016年期間,這家國產老牌企業的日子十分難熬,差點淪為中國老字號關門的歷史案例之一。
好在波司登迅速收縮整頓,重新把精力聚焦于核心產品羽絨服,又加強與知名設計師的合作,提升產品時尚度,再針對年輕人開展一系列營銷策劃,2019年甚至去了紐約時裝周走秀。
這些自救調整讓波司登復蘇,2016財年全年營收68億元,同比增17.7%;凈利3.92億,同比增近40%。而2017至2018財年,波司登實現營業收入88.81億元,實現凈利潤6.15億元。三年間,波司登營收、業績的年復合增速分別達到12%、67%。
在資本市場,“逆風翻盤”的故事并不少見,那些迎難而上的企業走出蟄伏期后往往會更加“穩扎穩打”,長達三年的業績增長,讓波司登在2018年港股寒流陣陣之際,依然表現強勢,因此波司登也被視為港股市場2018年的“年度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