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6月18日訊:財經365視界-年輕人已經從朋友圈隱退了。
1
當代青年說,我們不需要那么多社交
前陣子姜思達說自己已經關朋友圈有一陣了:“不發,也不看,從朋友圈隱退了。”
他并不是個例,前兩天#你發朋友圈越來越少的原因#悄悄爬上了微博熱搜前排。大家紛紛把朋友圈可見范圍調到“三天可見”。
越來越少發朋友圈的當代青年貌似在說,我們已經不需要社交了。
生活每天平淡如水沒什么值得炫耀的,忙起來就更沒時間取悅別人了,加上朋友圈那些越來越多的領導、同事以及長輩,指不定都在屏幕后露出冷笑。發朋友圈壓力不亞于走紅毯,總感覺全世界都在盯著自己。
于是每發一條朋友圈,都要思考半天措辭和形象,不能憤怒,不能偏激,不能曬,不能裝,不能down,不能文藝 ,不能自拍,不能感慨,不能搞笑,不能沉悶,更不能講大道理,濾鏡不能加太深,不能發長文,還要想別人喜歡看什么,如此浪費時間,就不想再發了。
誰說不是呢,如今的朋友圈,已經變成一個發什么都不對的地方。沒有了噓寒送暖,沒有了迎來送往 ,年輕人在社交環境中逐漸喪失了表達欲,活成了無趣的成年人。
2
好的社交關系應該是,
讓你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好
有人說,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曾看過一個社交網絡諷喻短片《虛假的你》,片中的人為了跟朋友的生活狀態攀比,做出一系列奇怪的舉動,比如——
有人明明起床在鏡子前打了厚厚的粉底,卻又躺回床上假裝“初醒”自拍;
有人高熱量食物還沒吃完,卻又假裝素食生活;
有人明明買了一杯喝一口就扔垃圾桶的果汁,卻上傳照片假裝多么美味;
有人駕車到郊外,只為了戴著頭盔拍一張“30公里爬山騎行”的健身照;
有人明明是在聚會上各自玩手機,卻在合照的時候假裝其樂融融的樣子;
有人試穿了N套衣服,拍了一百張,只為發一張精修照;
有人明明與另一半感情疏離,卻假裝恩愛秀親吻……
這種見光就死的網絡社交狀態,簡直不要太過真實。生活中很多人也許跟朋友早就疏遠交際,卻能在網絡世界風生水起,可脫離了網絡,很少人是開心的。
石黑一雄在《無可慰藉》一書中曾說:“身處一個科技爆炸、溝通無限的世界,我們感受到的,卻是史無前例的孤獨無助。在全世界都可以社交起來的時候,我們卻無法用最原始的方式獲得真正的溝通。”
一秒鐘點贊并沒有讓人變得像圖片一樣美好,卻帶來了與人攀比之下的長久沮喪。
可好的社交關系不應該是讓你感到焦灼不安、虛假客套;好的社交關系應該是,讓你時刻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好。
因為生動的社交,你更眷戀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交匯,你們在彼此的敦促中前行得更具勇氣,而不是帶著面具為別人和虛假的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