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指略有回落,但銀行板塊卻出現明顯調整,大智慧銀行板塊指數下跌2.09%,體量巨大的銀行板塊后市走向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宏觀經濟增速趨穩,從凈利潤增幅來看銀行業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前期銀行股的緩慢上漲也側面印證了行業基本面的回暖,昨日銀行股的調整,可看作是低吸布局時機,特別是處于價值洼地的低估值銀行股理應重點關注。今日本文從市場表現、估值水平和機構評級等三方面對銀行股進行梳理分析,供投資者參考。
市場表現逾七成個股近兩日回調
近兩個交易日,前期表現強勢的銀行板塊出現回落,《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300033)數據統計發現,近兩個交易日,兩市25只銀行股中,有18只均出現調整,占比超過七成。其中,建設銀行(601939)、農業銀行(601288)、工商銀行(601398)、南京銀行(601009)、寧波銀行(002142)、中國銀行(601988)、招商銀行(600036)、交通銀行(601328)、北京銀行(601169)、中信銀行(601998)等10只個股近兩個交易日累計跌幅均超過2%,在板塊內跌幅居前。
市場人士表示,近兩個交易日銀行板塊的回落多為前期連續上漲后的技術性調整。自4月14日兩市調整以來,銀行板塊憑借出色的防御性,屢屢成為市場上的焦點,而板塊期間累計漲幅也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居首,達到3.11%。個股中,招商銀行期間累計漲幅達到16.17%,在板塊內居首,浦發銀行(600000)、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上海銀行(601229)、建設銀行、興業銀行(601166)、寧波銀行、杭州銀行(600926)等個股在此期間均實現逆市上漲。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股股價均在4月14日市場調整期間創下了年內新高。
資金流向上,盡管近兩個交易日板塊的回調使得部分資金流出銀行股,但自4月14日以來,板塊內仍有10只個股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過3億元,其中,農業銀行(121377.48萬元)、上海銀行(106288.97萬元)兩只個股累計資金凈流入均超過10億元,其余調整以來受到主力資金青睞的銀行股包括:寧波銀行(79321.58萬元)、浦發銀行(66854.51萬元)、工商銀行(66116.29萬元)、光大銀行(601818)(47973.19萬元)、南京銀行(38505.24萬元)、中國銀行(37967.71萬元)、交通銀行(32428.58萬元)、建設銀行(31857.47萬元)。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綜合來看,在宏觀經濟增速趨穩、A股開放程度持續提升等利好因素的推動下,銀行板塊的投資機會已受到越來越多資金的認可,此外,在市場風格向價值投資傾斜的背景下,銀行股高凈資產收益率、高股息率、低估值等優勢逐漸凸顯,在近期稍作休整后,后市仍有望進一步走強。
估值水平行業內破凈股超過半數
事實上,截至昨日,兩市仍有超過半數銀行股處于破凈狀態,估值優勢明顯。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在兩市25只銀行股中,截至昨日共有13只銀行股市凈率不足1倍,處于破凈狀態,其中,交通銀行(0.70倍)、光大銀行(0.70倍)、華夏銀行(600015)(0.74倍)、中國銀行(0.74倍)、平安銀行(000001)(0.75倍)、中信銀行(0.76倍)等6只銀行股最新市凈率均低于0.8倍,而民生銀行(600016)、興業銀行、農業銀行等個股最新市凈率也在0.9倍以下。
除較高的估值安全邊際外,高凈資產收益率也是銀行股普遍具備的一大特征,根據2016年年報披露顯示,兩市共有22家上市銀行報告期凈資產收益率超過10%,占比近九成。其中,貴陽銀行(601997)凈資產收益率在行業內居首,達到20.83%,此外,寧波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建設銀行等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也在15%以上。事實上,通過對兩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期業績梳理發現,兩市僅有不足四成公司凈資產收益率超過10%,顯示出上市銀行整體較強的盈利能力。
股息率方面,一直以來銀行股均維持較高的股息率水平,以2015年分紅數據較最新收盤價計算,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光大銀行、南京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個股股息率均在4%以上,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等個股股息率也超過3%。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兩市共有5只銀行股已實施2016年分紅,其中4只最新股息率也在1%以上,分別為江蘇銀行(600919)、常熟銀行(601128)、杭州銀行、浦發銀行。
綜合來看,興業銀行上述三指標表現均相對突出,對于該股,招商證券(600999)表示,在興業銀行基本面高確定性見底反轉的背景下,當前估值相對板塊折價較大,性價比凸顯,納入重點推薦組合。興業銀行估值修復的第一步目標為消滅破凈狀態回升至1倍市凈率,對應絕對收益空間近20%。預計2017年、2018年、2019年興業銀行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580億元、629億元、69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7%、8.5%、10.3%。
機構評級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通過對近期機構觀點梳理發現,研究機構仍普遍看好銀行板塊后市投資機會。
具體來看,包括國金證券(600109)、廣發證券(000776)、海通證券(600837)等券商近期均發布研報表示對板塊投資機會的看好。國金證券表示,一方面當前銀行板塊市凈率為0.90倍左右,目前板塊估值仍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對于中長期資金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另一方面央行提前布局6月份流動性投放,穩定了市場預期,6月底MPA考核下資金面不會過度緊張,維持板塊“買入”的投資評級。
廣發證券也維持板塊的“買入”評級,該券商表示,隨著金融去杠桿的深化,MPA考核趨嚴,同業鏈條監管更趨嚴格,短期或對行業構成一定的壓力。鑒于銀行板塊不良資產反彈趨緩,基本面企穩,當前板塊估值處于合理偏低區間,配置價值提升。
個股中,近一個月內兩市共有11只銀行股獲得機構給予的“買入”投資評級,其中,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建設銀行等個股分別獲得6家、4家、3家、2家機構推薦,其余受到機構看好的個股還包括:貴陽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無錫銀行(600908)等。
對于機構扎堆看好的招商銀行,東莞證券表示,公司保持了較強的盈利能力和業績增長速度,并且資本充足率水平穩步提升,公司長期以來堅持零售業務為核心的發展戰略,零售業務具有很強的特色和競爭優勢,并與同業大幅拉開了差距,在未來金融同業競爭中已占據高地,在風險管理上,嚴格的風控文化下資產質量和監管壓力更小。整體來說,公司差異化競爭優勢逐漸體現,中長期內有望繼續成為板塊龍頭,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