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6月首個交易日,滬深兩市再度大幅下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盤跌0.47%,報3102.62點;深成指跌1.36%報9730.33點;創業板指跌2%,報1728.49點,逼近階段低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雖然上證指數沒跌多少,但小盤股赤裸裸地一瀉千里,兩市上百只個股跌停,股民集體遭遇“收割”。
值得一提的是,端午假期,減持新規刷屏,可惜一生緣淺,奈何情深,相關利好并未能提振市場。從昨日盤面上看,排在跌幅榜前列的多為次新股或前期炒作虛高個股,業內稱,市場的走低或是延續前期擠泡沫的過程。
三類股“殺估值”
Wind資訊統計顯示,6月1日,滬深兩市107只個股跌停,其中,次新股45只,占比超4成;非次新股42只;ST股20只。
雖然近段時間以來,不少次新股出現連續調整,但市場對新股的炒作熱情依然不減,上市后連續10漲停板依然很常見。事實上,隨著IPO的常態化,爆炒次新股的風險也逐漸顯現,對于股價的下跌,僅是估值回歸的過程。而對于一些ST公司,因監管層嚴控炒殼,再加上IPO提速,很多公司殼價值也快速縮水。(次新股指2016年4月以后上市公司,ST包括ST和*ST)
從下跌居前的概念板塊分布來看,除次新股外,雄安新區、網絡安全、可燃冰均是前期市場炒作熱門,板塊補跌或助風險釋放。由此可以看出,次新、炒概念、ST股這三類股仍將是“殺估值”的主力。
6月開門百家跌停
從跌停板家數統計來看,自去年7月份以來,去年下半年每月跌停家數多維持在100家次以內。而在去年12月份跌停數突破300家次后,今年來市場一只波動較大,特別是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跌停數達到579家次,創出近期新高,5月份跌停數亦高達516家次。而6月開門第一天就有107家跌停。
“漂亮50”VS“要命3000”
近段時間以來,以茅臺(600519,股吧)、平安等一批藍籌股為代表的績優股股價連創新高,而一些概念股或者殼股股價持續受到打壓,因此,市場上也有了“漂亮50”和“要命3000”的說法。雖然上述說法并不嚴謹,但從股指走勢上卻能明顯的體現出差別。除上證50繼續支撐指數外,絕大多數個股卻大幅下挫。
從主要股指今年來的走勢可以看出,上證50和滬深300今年來均錄得正收益,其余股指均出現下跌,其中,創業板指跌幅最大,超過10%。特別是近一個月來,喇叭口分化越來越嚴重。由此可見,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資金更愿意選擇那些安全邊際高的績優藍籌股,而那些概念題材股則受到拋棄,這也是中國平安(601318,股吧)能夠連創新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估值中樞或持續下移
股價漲跌都有其規律,雖然很多個股近段時間看似下跌不少,但事實上估值依然虛高。Wind資訊統計,6月1日跌幅超過5%的個股有712家,絕大多數個股估值依然較高。其中市盈率小于30倍的公司僅73家,30到50倍之間的公司有211家。市盈率在50倍以上包括業績虧損的公司有428家。
由于市場資金的持續吃緊,A股估值中樞或將繼續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