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已經任命斯坦福大學斯蒂芬·奎克為“生物中心”聯合主席,全面負責這一項目。奎克表示,“生物中心”將資助各大學研究人員,進一步開發出能直接通過組織樣本分析細胞和分子組成的新技術。這樣的話,他們不僅能制造出所有細胞類型的圖集,更能獲得人體大量細胞如何相互作用的社交“臉譜”。比如,最近開發的一種全新化學技術,能將死去的老鼠全身變得透明,從而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其體內的每個部位。還有一種新技術,利用從棉麻織物中發現的化學物質,可以給組織“充氣”,讓整個組織膨脹變大,從而更容易對其進行分析研究。
美科學慈善聯盟理事長兼扎克伯格科學顧問的馬克·卡斯特納表示,由于政府投資機構在此領域進展緩慢,隨著第一個科學項目“生物中心”啟動,扎克伯格也成為“細胞地圖”技術的最大投資方。“但要想完成整個人類‘細胞地圖’,需要重量級國際團體的合作,相比之下‘生物中心’的規模差距太大。”
雷格夫和英國桑格研究院的薩拉·泰克曼還成立了一個稱為“國際人類細胞地圖共同體”的組織。該組織正在就繪制“細胞地圖”進行戰略性研討,并希望他們的工作能夠吸引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以及像維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這類歐洲基金會的投資興趣。奎克和“生物中心”也加入了這家科學共同體,他們將攜手共同描繪出數百萬細胞在人體內的“臉譜”,幫助制藥企業和科研人員找到治愈疾病的全新方法。奎克表示:“‘細胞地圖’正在成形,明年必將迎來大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基因檢測技術的興起,極大地促進了精準醫療的快速發展,2016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有望超600億美元,此消息有望激發市場對相關題材的炒作熱情。
目前A股市場上,相關概念股有:香雪制藥、千山藥機、達安基因、國際醫學、北陸藥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