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A股市場將迎來5月最后一個交易日。截至目前,指數本月整體呈現探底回升走勢。滬指兩度跌至3020點附近后出現快速反彈,使得日K線呈現顯著的雙底形態。從行業及個股的表現上看,以金融、白酒為代表的藍籌白馬股以及雄安概念成為推動指數反彈的重要因素,而次新股板塊則在本月遭遇大幅殺跌。
5月白馬股表現亮眼,雄安行情走出第三波
白馬股行情在本月指數的下跌中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金融板塊中的中國平安本月至今累計上漲19.02%,刷新該股2015年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招商銀行本月累計上漲18.35%,帶動整個銀行板塊逆勢領漲。貴州茅臺本月也進一步延續漲勢,截至目前已累計上漲9.30%,并一度攀升至456.48元的歷史新高,月線呈現強勢八連陽。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在底部震蕩的時候,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非常低,在配置上會選擇一些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大量資金抱團取暖,選擇業績為王,客觀上催生了白馬股行情。現在來看,只要大盤沒有出現明顯反轉,資金就會選擇抱團取暖,白馬股行情也就愈演愈烈。只有當大盤有了趨勢性機會,才會有更多資金敢于配置一些彈性較大的股票,從而扭轉當前“二八分化”的格局。
除了上述白馬股之外,多只新晉雄安概念股也在本月的弱勢格局中取得了較大漲幅。北京科銳5月5日晚間發布公告,擬投資1億元在雄安新區設立子公司參與智能電網建設。受此消息推動,北京科銳股價此后一口氣收出5連板,月初以來累計漲幅達到83.91%。此外,中環裝備、津膜科技、太空板業、石化機械本月累計漲幅也均超過5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多只本月表現較好的雄安概念股均為資金近期新挖掘出的投資標的,也是雄安行情第三波中的龍頭品種。相比之下,以冀東裝備、創業環保為代表的前期雄安概念龍頭股本月則出現明顯跌幅。在個股劇烈分化的背景下,投資者在參與雄安概念交易的過程中還需要遵循主力資金最新的操作風向。
證監會發布減持新規,A股將受何影響?
端午休市期間的消息面上,證監會5月27日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無疑成為最大看點。對于本次減持新規修訂的具體內容和解讀,可參見證券君5月27日發布的《證監會出臺“減持十條”,三類股東五大減持亂象迎來史上最嚴監管風暴!》
對此,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修改后的減持制度將更有利于引導產業資本專注實業,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對投資者預期的影響,應該說皆是正面的。新華社發布的評論文章也指出,天量定增和野蠻減持,被視為A股身上的兩大“出血點”,監管部門出手對重要股東減持行為進行約束,這無疑是對癥下藥的“治病療傷”之舉。
據統計,按原有規則,自5月27日至今年年末,總計有約8300億元(最新市值)的定增股份將迎來解禁,而根據新規,即使只考慮“鎖定期滿后12個月內只能減持一半”的要求,將會有約4150億元定增籌碼要繼續鎖定。
將時限進一步推延,目前已經實施完成的定增中,約有1.22萬億元股份在2018年按原規則將解禁,而根據新規,其中6114億元的籌碼將無法立即套現,需再持有12個月。
以此來看,僅在未來的19個月里,就有約1.02萬億元的定增股份將再延后12個月才能獲得減持機會。如果將今年前五個月已解禁但尚未套現的定增股份計算在內,則其市值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約1.2萬億元。
廣發證券認為,從減持新規對二級市場的影響來看,減持新規短期有助于緩解股東集中減持壓力,有助于穩定市場情緒、改善風險偏好;長期來看,更多體現為結構性的影響,且體現了監管層引導上市公司行為長期化的思路,引導大股東由資本套利向實業經營回歸,未來二級市場投資將更加回歸內在價值。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認為,此次減持新規的出臺短期內能起到一定穩定市場情緒的作用,并且從5月至今的數據來看,產業資本已經開始出現大幅增持(從歷史經驗來看,這是十分精準的領先指標),市場或在節后逐漸企穩;但中期來說,盈利回落和流動性邊際收緊仍是市場難以向上突破的制約因素。
另外,市場對于次新股密集解禁的擔憂將得到緩解,疊加次新股過去兩個月從頂部調整超過30%,次新股板塊可能迎來反彈契機。
申萬宏源認為,現階段結構選擇上依然強調景氣趨勢和拐點,重點推薦環保、火電、蘋果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的上游以及航空的投資機會。另外,股價和估值提供了安全邊際的方向也作為配置的重點,該邏輯下首推“一帶一路”中的國際工程承包和國防軍工,股份制銀行和龍頭城商行等待監管預期悲觀的時刻逢低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