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證券指出,就環保投資而言,PPP將是極其重要的抓手,一方面以整體打包形式解決各個區域的綜合性生態環境問題,具有協同治理、統一規劃的系統性優勢;另一方面,較大的投資體量,使引入資產證券化、社會資本多元化參與等創新金融模式成為可能,盤活社會存量資本。環保的后投資屬性加PPP的金融杠桿催化,可以推演出環保行業的大投資時代、大公司時代必然到來。
市場化帶來盈利機會
通過對環保行業的長期跟蹤,筆者發現,環保企業的商業訂單正在從政府過往的突擊式訂單開始逐步擴大,覆蓋的領域也在不斷拓寬,如大氣治理從電廠逐步擴大到水泥、鋼廠;在能源結構上不斷調整,比如在煤炭的運用上,清潔煤的利用技術和集中技術不斷提高煤的利用效率,降低源頭排放,同時也蘊育了大量的商業機會;與全球能源結構的變化相呼應,非煤能源的運用也有明顯的提升,如天然氣和電動汽車的運用,都在不斷地快速發展。另外在水資源的處理上,許多企業一改往日僅僅依靠政府補貼的思路,開始從商業的角度出發進行項目的運作。
因此,近年來在大環保領域能夠看到局部往系統延伸的趨勢,行為機制逐漸向市場化邁進完。大部分的環保公司在過去的幾年里訂單和盈利情況都非常不錯。截至2017年2月3日,已有51家環保上市公司發布2016年業績預告,其中有35家公司預告增速超過30%,12家公司公告預減,環保行業整體景氣較好。
展望未來,環保行業2017年有望維持平穩發展,一些有技術、管理溢價的企業將凸顯競爭優勢。在大的商業化、市場化模式下,需求水平在不斷抬升,此類公司未來將會獲取更多的市場機會,效益也將會不斷提升。
總體而言,筆者認為2017年權益市場出現明顯系統性機會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可能體現為結構性或者個股的機會。環保產業作為受益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行業,投資機會料將不斷涌現。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深入的行業和個股研究,力求不斷為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
環保概念股一覽
1、污水處理類上市公司:首創股份、創業環保、中原環保、武漢控股、南京高科、城投控股、漳州發展。
2、廢氣處理類上市公司:龍凈環保、菲達環保、山大華特、浙大網新、同方股份、國電南自、置信電氣、豫能控股、華光股份、巨化股份、三愛富、內蒙華電。
3、垃圾處理及綜合利用類上市公司:哈投股份、寧波富達、泰達股份、華電能源、霞客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