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企業率先闖關
《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要求我國境內生產銷售和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均實行注冊管理,嚴格限制每個企業擁有的配方數量,每個企業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配方系列9種產品配方。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已有6家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向國家食藥監總局提交了7個配方系列注冊申請。這6家企業均為大型企業,其中5家企業每家只提交了一個最有把握的配方系列進行注冊申請,一家企業一次性提交了兩個配方系列。
乳業專家宋亮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預計第一批提交的配方審核通過的可能性很大。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提交申請,預計6月月份左右會審核通過一批并公告。
首個審核通過的配方將獲得“國食注字0001”的批號,這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是一種榮譽。宋亮表示,雖然首批通過會給企業帶來一定優勢,但隨著審批通過的配方越來越多,這種優勢不會持續太久。配方注冊制最重要的影響還是在于清理市場,其利好會在1-2年的時間內惠及企業。乳粉企業應遵循市場原則,堅持消費者第一,即使通過配方審核,還要以過硬的質量通過市場檢驗。
乳粉發展受重視
隨著奶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和“中國小康牛奶行動”的相繼實施,嬰幼兒奶粉行業的發展受到高度重視。國家食藥監總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共抽檢2532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32個批次,占1.3%。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安全風險的22個批次,占0.9%;不符合包裝標簽明示值但不存在安全風險的10個批次,占0.4%。檢出問題的基本都是中小企業。
在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表示,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安全問題始終是食品監管的重中之重,要從源頭、生產、出廠到銷售實行全過程的嚴格監管。他強調,鼓勵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企業自建奶源基地,不能自建奶源基地的要有穩定而且定期審核的原料供應渠道。落實原輔料進廠批批檢驗的責任,從源頭上保障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嬰幼兒配方乳粉聲稱的功能必須經過科學實驗的證實,禁止明示或者暗示“益智”“增強免疫力”等宣傳。
此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在“配方注冊制”的相關配套稿件中,針對國內嬰幼兒奶粉包裝和設計噱頭過分夸大的問題征求意見,明令禁止使用“金裝”“超級”“升級”“益智”“聰明”“心護”等六類詞語。
宋亮指出,我國監管部門的“凈化”標簽標識行為,意味著嬰幼兒配方奶粉將告別“噱頭時代”,今后行業間的競爭進入品牌忠誠度和服務能力的競爭。
券商研報認為,注冊制將使目前市場上2000余種奶粉配方中的七成被清理出局,擁有品牌和牌照優勢的企業未來有望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西部牧業:是新疆擁有嬰幼兒奶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之一,市場預期公司有望利用行業洗牌契機,加快拓展銷售渠道,為其奶粉銷售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貝因美:現有11種奶粉配方,機構認為保留核心配方有利于提高公司品牌的市場辨識度。
伊利股份: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經營液體乳及乳制品和混合飼料制造業務的公司。
光明乳業: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乳制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奶牛和公牛的飼養、培育,物流配送等.公司擁有世界一流的乳品研發中心、乳品加工設備以及先進的乳品加工工藝,形成了消毒奶、保鮮奶、酸奶、超高溫滅菌奶、奶粉等系列產品.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三家乳制品生產、銷售企業之一,行業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