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券商有哪些?人工智能券商受益股一覽
基于人工智能的應用可以使券商更加了解自己的客戶,從而推動其經營模式和服務方式的變革。
AI(人工智能)在證券業行走的步伐正在加快。種種跡象顯示,券商正在不斷嘗試運用人工智能來改善經營模式和提高客戶服務質量,AI或慢慢從非主流變成主流。
國元證券近日獲得“一種證券融資融券和資管目標客戶的挖掘方法”的發明專利。該技術是通過幾十個指標和對比校驗,建立出基于機器學習算法的目標客戶挖掘模型,再通過對歷史數據進行測試檢驗,優化模型指標和特征因子,最后篩選出潛在的兩融客戶和資管客戶。
國元證券網絡金融部總經理張國威向記者解釋:“金融模型的指標中不僅包含了客戶是否符合開通兩融的條件,還會收集客戶的投資收益、換手率、資金進出等情況,并分別對比其在20天、20至60天、60至120天等不同時段的情況。”
事實證明,這項看似復雜的技術十分有效。而且這個全新的客戶挖掘工具正在顛覆證券行業通過營業部自下而上挖掘客戶的傳統模式。國元證券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技術已經在公司應用了2年多,挖掘出兩融和資管的目標客戶后,就向營業部下發任務,讓營業部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工作。
“以前可能打10個電話,沒有一個客戶對你營銷的服務或產品感興趣。但在該模型篩選出的客戶中,10個中可能會有5-6個客戶感興趣。所以我們的營業部幾乎很少自己去找目標客戶了。”張國威表示,當公司有銷售資管產品、開發兩融客戶、挖掘存量客戶的需要時,都會運用這項技術。營業部也可以提出需求,他們進行定制化的處理之后,就將結果下發到客戶經理的手機端,讓他們可以直接電話營銷。
張國威透露,在該模型應用的兩年中,已經為公司開發了數千名兩融、資管客戶,并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益。
挖掘客戶還只是人工智能在證券業應用的冰山一角,如何為數量眾多的非現場交易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這個證券行業面臨的難題,也有望通過人工智能來解決,廣發證券、東吳證券等的智能投顧就是其中的代表。
據記者了解,廣發證券的智能投顧“貝塔牛”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i股票”,即通過提供股票組合,來給客戶提供一籃子股票服務;另一部分叫“i配置”,即為客戶提供大類資產配置服務。在東吳證券的APP中,記者看到,投資者可以在1萬元至10萬元之間調整投資金額,并從低到高選擇自身匹配的風險偏好,同時選擇三個月到一年不等的投資期限,系統會隨之生成包括3至6只股票的投資組合以及不同股票間的投資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