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保險公司成為資本市場逆勢上揚的一道風景線。
5月23日,截至收盤,滬指報3061.95點,跌幅0.45;深成指報9763.78點,跌幅1.37%;中小板指報6422.46點,跌幅0.91%;創業板指報1758.23點,跌幅1.67%。
其中,無論是行業板塊,還是概念板塊,多數呈現下跌態勢,但是以保險股為代表的金融股再度 “護盤”,中國平安(601318.SH)更是盤中一度漲幅逾3%,再創近期新高。截至收盤,中國人壽(601628.SH)漲3.14%,新華保險(601336,股吧)(601336.SH)漲2.12%,中國太保(601601,股吧)(601601.SH)漲1.47%、中國平安漲0.77%。
保險股漲聲連連的背后邏輯與其自身基本面情況、資本市場環境、行業發展趨勢等皆有一定關系。安信證券研究中心副總經理、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趙湘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銀行股監管強化形勢下穩健經營者為優,保險股作為具有業績支撐的優質藍籌股,成為較好的避險工具。從長遠看,壽險保費快速增長、保費結構逐漸改善等將會利于保險股中長期趨勢性行情?!?/p>
業績支撐是價值基礎
截至目前,A股四家上市保險公司已經悉數披露1-4月的保費數據,其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6838億元,同比增長22.1%。
具體而言,中國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2684億元,同比增長20.04%;中國平安原保險保費收入2545.15億元,同比增長34.76%,其中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845.91億元,相較上年同期的1318.42億元,大增40.01%。
中國太保原保險保費收入1172.35億元,同比增長25.85%。其中,太平洋(601099,股吧)壽險和太平洋財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826.58 億元、345.77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67%、1.79%。轉型中的新華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436.73億元,同比負增長。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副總經理、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趙湘懷表示,“2016年以來,保監會針對中短期產品規模、股東資質、權益投資等方面加強監管。與中小保險公司相比,上市保險公司業務結構更加優化,監管趨嚴有助于凸顯其競爭優勢?!?/p>
某保險公司部門高層人士與此觀點相似,“保險公司應該更多關注長期期交業務、內含價值等指標,上市保險公司屬于其中佼佼者?!币詨垭U公司轉型代表的太平洋壽險為例,其一季度新業務大增68%,同業最高;高價值的期交業務在個險新單中占比高達97.5%,業務結構頗為理想。
市場、估值等因素加分
除上市保險公司自身因素外,市場環境、新規新政均會產生一定影響。東吳證券(601555,股吧)研究所所長、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丁文韜在研報中表示,保險股充分受益于利率拐點、消費升級和政策拐點,長期而言仍將繼續上漲;短期而言漲幅明顯,建議逐步建倉;償二代利好上市保險公司,2017年準備金補提影響好于預期。
與此同時,某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短期利率下行結束,能夠提升新配置資產的投資收益率,加上負債成本下行,有望擴大保險公司利差益,從而提升盈利空間。”
此外,趙湘懷認為,目前保險股估值已經處于較低水平。2017年P/EV已經降至0.9倍左右,已經處于五年來的低位,與銀行、券商相比性價比更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保監會近期密集發文,推動保險業回歸風險保障、強化保險監管、維護金融安全,這為保險業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也被認為是保險股飄紅的加分項。
例如,保監會下發的“1+4”系列文件,“1”指的是《關于加強保險監管 維護保險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通知》,“4”指的是《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強化保險監管 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整治市場亂象的通知》、《關于彌補監管短板構建嚴密有效保險監管體系的通知》、《關于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起到了防風險、治亂象、補短板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