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4月11日上午會見香港特首時稱,中央政府2017年將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從經濟密度、人口結構和區域經濟互補等考量,粵港澳大灣區有望成為媲美紐約、舊金山和東京等成熟灣區的世界級大灣區。
“灣區經濟”的概念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出現了,并且二十一世紀初期,粵港澳三地政府也已經圍繞灣區建設進行了一些合作,但是一直停留在區域經濟合作的層面。2017
年3 月5 日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在4 月11
日會見林鄭月娥時再次提出,可見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視,并且,中央正式提出要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也使得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高度得以提升。
當今世界,發展條件最好的、競爭力最強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灣區。全球較為著名的灣區有三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從這些知名灣區的經驗來看,灣區經濟往往具有顯著特征: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發達的國際交往網絡。
粵港澳大灣區指的是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
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目前來看,中國的粵港澳地區經濟發達,思想開放,區位優勢明顯,并且,從產業的角度來講重合度不高,規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有望讓三地區優勢互補,進而實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