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長江流域新季菜籽已經收割完畢并開始陸續上市,上市時間較往年相比提前8-10日。從前期調研的情況看,今年新季菜籽多數地區菜籽質量要優于去年,部分地區新季菜籽小榨出油率要比去年高1-2個百分點,而畝產較去年相比也要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整體種植面積的下降,導致今年新季菜籽整體產量仍較去年有所減少。
據了解,今年油菜種植面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價格因素。2015年國家取消了油菜籽托市收購政策,市場價格高開低走,開秤價格由250元/百斤猛跌到165元/百斤,降幅超過三成,農戶種植油菜收益大幅下降,少數略虧。2016年新籽上市后,農戶手中菜籽出現滯銷,雖然后期漲到220元/百斤左右,但多數農戶在前期以較低價格出售了,并沒有享受到后期漲價的實惠,種植積極性受到很大挫傷。二是成本因素。近年來油菜籽種植生產成本持續上升,主要集中在人力、機械耕作上,種植油菜籽比較效益較低,影響了農民種植意愿。據了解,2017年油菜籽人工種植每畝投入(包括人工390元)717元,撒播種植每畝投入380元左右,均較上年上漲5%左右,其中油菜籽種植撒播投入要明顯低于人工種植,畝均需要的人工數少于人工種植,單產也略低于人工種植,因此人工移栽種植油菜基本上無錢可賺。
因油菜籽系季產年銷農產品,收購時間集中,生產銷售時間長,后市行情走勢對企業效益影響很大。據悉受菜籽和菜油價格低迷影響,目前大型油脂企業開工減少,效益下滑明顯,部分企業開始轉型,以倉儲物流業務為主,收購數量銳減。近幾年隨著濃香型菜油消費的興起,濃香型菜油市場價格水漲船高,地方小榨油廠經營日益紅火,其主要面對農村居民口油消費為主,市場經營量小,以開展兌換和代加工業務為主,經營靈活,近年來在油菜籽市場經營中比例逐漸增加。按目前菜籽油、菜粕的市場價格水平,我們可推測大型油廠能接受的收購價格,以安徽無為縣為例,5月18日無為地區國產菜籽油批發價格440-450元/百斤、菜粕出廠價格122-125元/百斤,按每百斤菜籽出油34斤,出菜粕60斤計算,每百斤菜籽加工投入產出情況是:出油34斤*4.5元/斤=153元、出菜粕60斤*1.22元/斤=73.2元,刨除加工費和資金利息20元/百斤,每百斤可以產出206.2元,考慮到油廠的合理利潤,油廠的收購價格將會定在200元/百斤左右(水雜等質量達標),若高于這個價格的話后市就會有一定的經營風險。
當前油菜籽主產區農戶正積極搶抓晴好天氣,搶收搶種,確保顆粒歸倉,局部地區雖有零星上市,但市場真正的主流購銷價格尚未形成,大多收購企業還處在觀望之中,農戶均存有惜售心理。總的來看,今年油菜籽農戶種植效益回升,開秤價高于去年同期10元/百斤,糧食收儲企業和糧食經紀人菜籽收購價格在200元/百斤以內,大型油廠接收價格205/百斤左右,收購宜邊收邊銷邊加工。農戶前期出售菜籽不會太積極,大多收獲后的菜籽留足兌換口油后,余籽經整曬后持籽待價。總的來看,今年油菜籽農戶種植效益回升,開秤價高于去年同期10元/百斤,糧食收儲企業和糧食經紀人菜籽收購價格在200元/百斤以內,大型油廠接收價格205/百斤左右,收購宜邊收邊銷邊加工。農戶前期出售菜籽不會太積極,大多收獲后的菜籽留足兌換口油后,余籽經整曬后持籽待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