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包括小米、vivo、OPPO和聯想等在內的中國手機品牌迅速拓展印度市場,目前份額已達46%。據當地人士介紹,中國品牌手機在賣場的銷售額相當可觀,中國手機不但在價格上有優勢,在技術和功能等方面也受到顧客歡迎。咨詢公司Gartner的研究總監表示,隨著主要市場,包括美國、中國和成熟的西歐銷售放緩,印度代表著最大的市場機會,因為它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市場。
Gartner數據顯示,2016年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1億部,到2018年滲透率升至62%,2017-2018年復合增速在15%-20%,遠高于全球和中國大陸市場增長預期。機構認為,考慮到印度消費力水平,建議關注華為、OPPO和vivo等中低端機型表現以及其供應鏈標的。
相關概念股:
德賽電池:為華為MATe系列手機提供包括快充在內的電池產品;
歌爾股份:MEMS
MIC聲傳感器可節省手機空間,已被多個手機終端廠商采用。此外,指紋識別、雙攝像頭、藍寶石按鍵等微創新技術的應用也有所增加。
欣旺達:公司主要產品為鋰電子電池,占據聯想需求份額的40%至50%,且對華為和中興的出貨量均有較大提升。公司年報顯示,2012年繼續強化手機數碼類鋰離子電池模組的銷售,公司繼續保持并擴大與原有部分國際化大客戶的合作基礎,聯想、華為、OPPO、索尼等新老客戶銷售良好,同時還切入了中興、小米、魅族等新客戶供應鏈,為公司手機數碼類鋰離子電池模組未來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
歐菲光:公司在聯想供應鏈體系保持了觸摸屏第一供應商的位置。此外,2012年公司正式進入華為供應鏈體系,很快成為其觸摸屏第一供應商。
卓翼科技:公司與聯想就手持移動終端設備的合作展開順利,還成功導入中興、阿爾卡特PON光纖接入產品業務、華為終端類銷售中最大的3G數據卡業務。